中药全蝎是煎汤好还是冲服好?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野生或饲养。主产于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地。原动物喜栖于石底及石缝的阴暗潮湿处,昼伏夜出,怕冻,肉食性。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临床用名有全蝎、焙全蝎、酒炙全蝎。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本草汇言】

《开宝本草》:味甘、辛,有毒。疗者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足抽掣。形紧小者良。

《本草图经》:古今治中风抽掣,及小儿惊搐方多用之。

《本草衍义》: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

《本草纲目》:蝎产于东方,色青属木,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东垣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

小儿惊痫风搐,大人阂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

《古今录验》被蝎螫者,但以水碗合之,神验不传之分也。

《本草经疏》:蝎禀火金之气以生,《本经》味甘辛有毒。然察其用,应是辛多甘少,气温。入足厥阴经。诸风掉眩,木属肝,风客是经,非辛温走散之性,则不能祛风逐邪,兼引诸风药入达病所也。故大人真中风,小儿急惊风,皆须用之。

简误:蝎,风药也。似中风,及小儿慢脾风病属于虚,法咸忌之。

《本草蒙筌》:味甘、辛。有毒。凭煎汤液,任合散丸。疗小儿风痫,手足抽掣;驱大人风中,口眼斜。却风痰耳聋,解风毒瘾疹。

《药性解》:味甘辛,性平,有毒,入肝经。主小儿风痫手足抽掣、大人中风口眼斜、风痰耳聋、风毒瘾疹。出青州紧小者良。

按:蝎之主疗,莫非风症,肝为巽风[8u58药材网www.8u58.com],宜独入之。喜螫人,甚者令人死。雄者螫人,痛在一处,取井泥傅之,稍温则易;雌者螫人,痛牵诸处,用瓦屋沟下泥傅之,或不值天雨,可汲新水调用。如螫手足,竟以冷水浸之,微暖即易;若余处不可用水浸者,则以冷水浸布贴之,小暖则易。观其喜寒若此,则为大热之剂无疑,今诸书不载其性,惟《日华子》称其平,故姑录之。

《药鉴》:气温,味甘辛,有毒。主小儿风痫手足抽掣,驱大人中风口眼斜。却风痰耳聋,解风毒瘾疹。痘家初发,密如吞种者,急用苦参为主,同防风荆芥僵蚕青黛麻黄天麻连翘蝉蜕,一服即散。

《景岳全书》:味甘辛,有毒。蝎生东方,色青属木,足厥阴肝经药也。故治中风诸风,开风痰,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亥疟,耳聋,疝气,风疮瘾疹,小儿风痰惊痫,是亦治风之要药。

《本草备要》:宣,去风。

辛甘有毒。色青属木,故治诸风眩掉,皆属肝木。惊痫搐掣,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等分为末,名牵正散,酒服二钱甚效。疟疾风疮,耳聋带疝,厥阴风木之病。东垣曰: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汪机曰: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类中风、慢脾惊属虚者忌用。人被螫者,涂蜗牛即解。

全蝎一天吃几个?

全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研末,每次0.5~1g;或入丸、散。蝎尾用量宜为全蝎的1/3。外用适量,研末掺、熬膏或油浸涂敷。

查看详细

淋巴结核术后吃蜈蚣全蝎粉钞鸡蛋可以吗?

淋巴结结核是结核肝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体腺引起的原发灶上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各部位多为单侧性淋巴结.受累咽部.重发病以上吸收后受累淋巴结核仍继续发展形成冷脓肿或溃疡,其次是原发结核感染后血中结核杆菌随血行进入内侧颈淋巴结,引起颈淋巴结核;还可以从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后汲及深部淋巴结群继发感染,意见建议: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口服异烟肼1~2年;伴有全身毒性症状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4-20

药材供应

2025-04-12 13:29:19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