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可以同白酒一起吞腹。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川芎酒
主料:川芎30克,白芷30克,人参30克,天门冬30克,柏子仁30克,磁石30克,
石膏30克,蒲公英30克,白头翁30克,羚羊角20克,细辛20克,山药20克,
辅料:白酒1000毫升
川芎酒的制作过程
将上述药物捣碎,装入洁净的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密闭容器中,再加入白酒,浸渍7日,去药渣,静置一日,取上清液。
食用方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食疗功效:祛风活络、平肝明目。
适宜人群:适用于头风头重、颈项强、眩晕耳鸣等
禁忌人群:无明显禁忌,少儿不宜饮用。
川芎酒的功效与作用:
1、散寒止痛。川芎、白芷、细辛、防风具有散风解表、散寒止痛作用。
2、养心安神。人参、山药、甘草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天门冬、柏子仁、磁石能滋阴潜阳,养心安神。
3、清热泻火。石膏、蒲公英、白头翁、羚羊角有清热泻火、除烦之功。
4、川芎酒。以上药材与酒合用,共奏祛风活络、平肝明目之功。
川芎酒的营养价值:
1、酒性味辛、甘,性温。具有和血通脉,祛寒壮神,宣导药势之功效。
2、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宜忌人群:在饮食及人群方面,风寒头痛、风热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但是,高血压性头痛、脑肿瘤头痛、肝火头痛等患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3、白芷性味辛,温。入肺、髀、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之功效。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4、人参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5、天门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6、柏子仁性平味甘。具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常食有健美作用。
7、磁石性味辛咸,平,无毒。归肾经,肝经,肺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之功效。主治眩晕,目花,耳聋,耳鸣,惊悸,失眠,肾虚喘逆。
8、石膏性味辛甘,寒。入胃经、肺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用煅石膏)之功效。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8u58药材网www.8u58.com],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治伤寒头疼如裂。和葱煎茶,去头疼。治天行狂热,头风旋,下乳,揩齿益齿。除胃热肺热,散阴邪,缓脾益气。止阳明经头疼,发热恶寒,日哺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疼。
9、蒲公英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10、白头翁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11、羚羊角性味味咸;性寒。具有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之功效。治热病神昏痉默,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
12、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效。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13、甘草性味甘润平和,归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之功效。主治: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
14、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