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的功效: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
竹黄的作用: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竹黄的药材性状: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
竹黄的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蓝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味甘而凉,舔之粘舌。
扩展资料:
竹黄的相关配伍
1.治咳嗽多痰型气管炎:竹黄30g,加蜂蜜60g,浸于500g50度白酒内,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9g。
2.治虚寒胃疼:竹黄(饮片)50g,浸于500g50°白酒内,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次9g,日服3次。
3.治体表局部疼痛及风寒疼痛: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渣涂擦痛处,至皮肤发热为度(配合口服竹黄酒),每日数次。
4.治寒火牙痛:咬住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渣,一般在1分钟之内疼痛消失。
参考资料:-竹黄
竹黄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详细了解请看下文的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效
竹黄功能主治于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1、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2、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风湿痹病、四肢麻木:竹黄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时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约50ml,或用药酒外擦。
5、小儿百日咳:竹黄6-9克,水煎服。
二、食疗作用
竹黄酒
【配方】竹黄60g白酒
【功用】化痰止痛。
【制法】
1将竹黄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5日后开启,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5~10ml,每日2次。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药材功效解析】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生在竹竿上,主要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镇咳化痰,治痰嗽,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酒:助药势,取效速也。
此酒主治咳嗽痰多,胃气痛。
竹黄蜂蜜酒
【组成】竹黄30克,蜂蜜6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竹黄、蜂蜜浸泡在白酒内,l天后即可饮用。
【功用】治咳嗽多痰型气管炎。
竹黄功效作用清热功能主治中风竹黄的功效和竹黄的作用竹黄的功能主治竹黄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竹黄清热豁痰[8u58药材网www.8u58.com],凉心定惊。
竹黄的功效: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
竹黄的作用: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竹黄的药材性状: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4cm,直径1-2cm。背部隆起,有不规则的横沟,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残留枝竿。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及针尖大小的灰色斑点。质疏松,易折断。横断面略呈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及基部色浅,可见竹的枝竿断面。气特异,味淡。
竹黄的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蓝色相杂。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味甘而凉,舔之粘舌。
竹黄的相关配伍
1.治咳嗽多痰型气管炎:竹黄30g,加蜂蜜60g,浸于度白酒内,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9g。
2.治虚寒胃疼:竹黄(饮片)50g,浸于°白酒内,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次9g,日服3次。
3.治体表局部疼痛及风寒疼痛: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渣涂擦痛处,至皮肤发热为度(配合口服竹黄酒),每日数次。
4.治寒火牙痛:咬住以酒浸过的竹黄药渣,一般在1分钟之内疼痛消失。
【主治】清热化痰清心定惊。【应用】用于小儿惊风、中风症、本品清热化痰、清心热定惊的功效及性能均与竹沥类似、亦宜于热痰蒙闭心窍所致者。治小儿热痰惊风、高热抽搐者、长于牛黄等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类药物配伍。若治中风、痫症等神晕者,常与石菖蒲、郁金等化痰、开窍之品同用。本品亦用于热痰咳喘,可与桔梗、瓜蒌等清肺化。
竹黄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的功效。详细了解请看下文的竹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效
竹黄功能主治于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1、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2、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风湿痹病、四肢麻木:
竹黄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时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约50ml,或用药酒外擦。
5、小儿百日咳:
竹黄6-9克,水煎服。
二、食疗作用
竹黄酒
【配方】竹黄60g
白酒
【功用】化痰止痛。
【制法】
1
将竹黄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5日后开启,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5~10ml,每日2次。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药材功效解析】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生在竹竿上,主要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镇咳化痰,治痰嗽,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酒:助药势,取效速也。
此酒主治咳嗽痰多,胃气痛。
竹黄蜂蜜酒
【组
成】竹黄30克,蜂蜜6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竹黄、蜂蜜浸泡在白酒内,l天后即可饮用。
【功用】治咳嗽多痰型气管炎。
竹黄汤由黄连解毒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变化而成。方中取苦寒之水牛角清解营血分之毒热;石膏、竹叶清热泻火,清透气分之热,寓有“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意;三黄、栀子苦寒直折,清热解毒,清泄三焦之热邪;凌霄花、槐花凉血活血,药味取花,其性轻扬,可增透散血分热邪之力;党参、麦冬益气养阴生津,三七、漏芦活血解毒,通经脉,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纵览全方,气血同治,以清热解毒为主,配以益气养阴生津、“透热转气”和活
查看详细竹青与竹黄是针对竹子内外不同颜色而论的,竹子的青绿色表皮,称为竹青,而竹腔内发黄内面,则称为竹黄。竹青纤维素是42.94%,总木质素达到25.23%。而竹黄部分的纤维素则是42.16%,总木质素占24.72%,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竹青各元素含量为1,由于竹肉和竹黄中的灰分、Al、Ba、Fe、Na等元素的含量都少于1,也就是竹青中的灰分、Al、Ba、Fe、Na等元素含量高于竹肉和竹黄。但竹肉和竹黄中
查看详细是否问这个:竹黄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淡菊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竹茧。归肺;肝经。功效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性味淡;辛;平。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查看详细1、老旧蜂巢具有治疗肝炎、鼻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疗效。2、新鲜干净的蜂巢常用于治疗鼻炎。3、蜂巢制剂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4、蜂巢浸液既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灭活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都有很强的抑制力,对烟曲霉、黄曲霉、茄镰菌、明串珠菌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5、蜂巢富含激素和多种维生素,是调节内分泌和滋补强身的首选上品。
查看详细天竹根是南天竹之根,天竹黄是竹子受伤后流出的液体凝结成块状结晶体的物质。两码事呀。百度搜索能找到南天竹图片。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