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有哪些特征?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陈震)

丹参(zaBge.),别名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主产四川省,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和栽培。以根入药。近代从根中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异丹参酮ⅡA、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新醌、甲、乙、丙丹参素、丹参酸乙、丹参酸甲酯及原儿茶醛等。药理实验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对小鼠有镇静和安定作用。总丹参酮及隐丹参酮等活性成分,对敏感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还证明丹参茎叶与根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基本相同。主要药理作用也相似,在临床上也取得一定的疗效,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味苦,性寒。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用于冠心病、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胸腹或肢体瘀血疼痛、痈肿疮毒、心烦失眠等。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100cm,全株密被柔毛。根细长,圆柱形,外皮砖红色。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7片卵形,顶端小叶较大,边缘具圆锯齿,两面被柔毛,下面较密。花序顶生或腋生,轮伞花序有花6至多朵,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和柔毛;小苞片披针形,被腺毛;花冠钟状,长1—1.3cm,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长2—2.7cm,上唇略呈镰刀状,下唇较上唇短,花冠筒内有毛环;雄蕊2,着生于下唇的中下部,药隔长,花丝比药隔短;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较雄蕊长,柱头2裂。小坚果4,椭圆形(图14—48)。

图14—48丹参形态图

1.植株2.花3.根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丹参野生于山坡草丛、沟边、林缘等阳光充足较湿润的地方。分布较广,多种土壤都可以生长。因而,形成了适应性强,喜光照、温暖和湿润环境的特性。

1.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四川产区常种在海拔500m左右的丘陵山地,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930mm,相对湿度77%左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北京地区年降雨量500—600mm,年平均气温11℃左右,也能正常生长。一般地温(5cm)在10℃左右开始返青,5月下旬—8月底平均气温20—26%,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宜地上部生长,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盛期。10月底—11月初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初次霜冻后叶仍保持绿色,茎叶能经受短期-5℃左右低温,气温在-15℃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3cm左右可安全越冬(图14—49)。

图14—49丹参物候图(北京)

2.对土壤的要求

丹参根系发达,深可达60—80cm,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最利于根系生长。过砂过粘的土壤多生长不良,土壤砂性太大,保水力差,易干旱,常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土壤过粘,通气和排水不良,常引起烂根,以致全株枯萎。土壤酸碱度从微酸性至微碱性都可生长。

3.对肥料的要求

丹参吸肥力很强,依其强大的根系,可以从表层土壤,也可以从深层土壤吸收养料,所以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就可以生长良好。若肥料充足,可多施基肥,配合追施氮肥效果更佳。

当氮、磷、钾严重亏缺时植株的生长会表现出一定的生理病态:在严重缺氮的情况下,初期植株叶片的颜色逐渐由深绿变为浅绿,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生长点不发育甚至坏死,不再生长新叶,老叶逐渐枯黄,根细小产量很低;在缺磷的情况下,叶绿色有时红褐色,初期叶上有明显褐色斑点,后期斑点扩大并干焦。叶有时扭卷,心叶生长缓慢;缺钾即叶绿色至深绿,叶片宽大,叶柄细长嫩弱,表现徒长,有时老叶缘有较大褐斑,叶脉深绿色,叶片其他部分淡绿色,表现出明显花斑。

(二)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

丹参根主要的有效成分隐丹参酮,集中分布在根的表皮,含量比皮层或中柱高10—40倍以上(表14—52)。细根的含量比粗根高,二年生的粗根(径粗1—1.5cm)和细根(0.5cm)的含量,粗根为0.087%,细根为0.16%,细根含量较粗根约高1倍。这可能与表皮占根的比例多少有关,比例越高,含量越高。而细根的表皮占根中的比例比粗根大,故含量高。因而其含量也有随根的生长增粗而降低的趋势。建议生产上栽培年限不宜过长,应以一年生为主,并适当密植。

表14—52根的不同组织的隐丹参酮含量(单位:%)

不同产地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据报道,山东(白花、紫花)、河南、湖北、上海及北京等省市产的丹参含量较高,而河北、辽宁、浙江等省产的丹参含量较低(表14—53、54)。

表14—53不同产地丹参酮ⅡA等成分含量

表14—54丹参五个样品有效成分比较三、栽培技术

(一)种类

目前栽培品种不多,但同属植物有多种,在不同地区也作丹参入药。而种间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抑菌作用差异很大。经研究认为,总丹参酮和隐丹参酮含量最高,抑菌作用最强的除本种丹参外,还有甘西鼠尾(S..)、褐毛甘西鼠尾〔S..var.(Diels)Stib〕三叶鼠尾(S.)、橙色鼠尾(S.)及栗色鼠尾(S.)等6种,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其资源。

(二)选地与整地

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四川中江常于前作如甘薯、玉米、花生等收获后整地,每亩施堆肥或厩肥左右作基肥,并深耕、耙平,做宽约130cm的高畦(北方少雨宜作平畦)。

(三)繁殖方法

用种子、分根或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

可育苗移栽或直播。

(1)留种

留种田的植株于第二年5月开始开花,一直延续到10月份以后。6月份以后种子陆续成熟,可分批剪下花序,或视花序上有2/3的萼片转黄未干枯时,将整个花序剪下,曝晒打出种子,再晒至干,种子不耐贮藏,陈种子发芽率很低,不能采用。

(2)育苗

种子采收后及时播种,有的地方在秋季9月份播种。条播或撒播,播后盖薄土,以盖住种子为度,后盖草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逐渐揭去盖草[8u58药材网www.8u58.com],苗高6—10cm时移栽,行株距25—40×20—30cm,北方也有于2—3月份采用阳畦育苗的。

(3)直播

条播、点播均可,播前先浇透水,播距参照移栽的行株距,覆土0.5—1cm。每亩播种量约0.5kg,播后约半个月出苗,苗高5cm左右开始间苗。

2.分根繁殖

我国南方多数省区常采用此法。收挖时,留种用的不挖,到翌年2—3月间随挖随栽(华北地区可在3—4月间),作种用的种根应选择直径0.7—1cm,健壮、无病虫、皮色红的一年生根为好。老根作种易空心,须根多;细根作种生长不良,根条小,都不宜作种用,通常选用根条中上段萌芽强的部分作种,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cm的节段,按株行距25—30cm的距离开穴,深5—7cm,穴内施入猪粪尿,每亩约1500—,每穴放入根段1—2小段,边辦边栽,立放,使上端保持向上,覆土约3cm,每田用种根量25—40kg。

有的地方为提早出苗可采用土藏催芽或薄膜育苗法:

土藏催芽法(江苏辛海涛报道)于12月初挖一个深约25cm的长方形槽,将掰好的根段铺入槽中约6cm厚,上面盖土6cm,再铺6cm厚的根段,上面再覆土10—12cm略高于地面,以免积水,天旱时浇水,常检查以免霉烂。翌年3月底4月初取出,每个根段都长了白色的芽,即可移植。

薄膜育苗法(山东赵连山等报道)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即可育苗,将根段按株行距1—2cm,45度斜插一半于床土中,随之覆盖表土,以不露出种根为度。浇一次透水,再以细竹竿或细树枝等插成弓形支架覆盖塑料薄膜,薄膜边缘以土封严。以后8—10天浇水一次,25—30天有70%以上种根萌发2—2.5cm高的幼苗,并生出细根,此时可在中午将薄膜掀开少许,流通苗床内空气约一小时,以后每天增加幼苗锻炼时间,5—7天即可除去薄膜,使再适应1—2天,即可移植入大田。此法一般较少用。

3.扦插繁殖

华北于6—7月,江浙一带于4—5月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cm左右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2,随剪随插,不能久放,以免干枯影响成活。在做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6—7cm,斜插入床5cm左右,地上留3—5cm。浇水遮荫保湿,待根长至3cm左右长时即可移栽于大田,此法一般较少用。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用分根法栽种者,常因盖土太厚,防碍出苗,因此在3、4月份幼苗开始出土时要进行查苗,查看有无因表土板结或盖土过厚不出苗的,一旦发现可将穴土撬开。一般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在返青时或栽种出苗后苗高约6cm时进行;第二次在6月份;第三次在7、8月进行。封垄后不便再行中耕除草。

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一次以氮肥为主,以后配施磷钾肥,如饼肥、过磷酸钙、硝酸钾等,最后一次要重施,以促进根部生长。

3.排灌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以免烂根,出苗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干旱要及时浇水,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

(五)病虫害及其防洽

1.叶斑病

(.)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叶片上生有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深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致使叶片枯死。5月初始发,一直延续到秋末。防治方法:(1)清除基部病叶,改善通风条件,减轻发病,注意排水;冬季清园,处理残株。

2.菌核病

(oli()〕

发病植株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等部位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并在发病部位及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部的内部,生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和白色菌丝体,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疏沟排水;(2)实行水旱轮作,淹水菌核;(3)发病植株及时拔除并用50%氯硝胺0.5kg加石灰10kg,撒在病株茎基及周围土面,防止蔓延,或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浇灌。

3.根腐病

〔(Corda)Sacc.〕

5—11月发生。罹病植株根部先受害腐烂,据观察,外皮黑色;地上部初为个别茎枝先枯死,严重时全株死亡。防治方法:(1)轮作;(2)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块种植;(3)选用健壮无病的种苗;(4)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

4.根结线虫病

(.)

在须根上形成许多瘤状结节,是由根结线虫寄生引起。通常砂性重的土壤,透气性好,有利发病。防治方法:建立无病留种田,并实施检疫,防止带病繁殖材料进入无病区;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重茬;用80%二溴氯丙烧2—3kg加水100kg,在栽种前15天开沟施入土中并覆土,防止药液挥发,提高防治效果。

5.中囯菟丝子

(sLamb)

缠绕植株,用吸器吸取植株体内营养,致使生长衰弱,植株叶色变黄。可清除菟丝子种子;生长期即时铲除病株,移出田间,集中处理。

6.粉纹夜蛾

〔(Hübner)〕

夏秋季发生,幼虫咬食叶片,可在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每周一次,续喷2—3次。

7.棉铃虫

()

幼虫钻食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可在蕾期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600倍液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春栽春播于当年,秋栽秋播于第二年10—11月份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发前挖收,把全株根挖起,先放在地里晒,使根软化,不易碰断,再抖去泥砂,剪掉落叶。运回晒至5—6成干,把一株一株的根捏拢,再晒8—9成干又捏一次,把须根全部捏断晒干即成品。北方只把根晾晒干即成。鲜干比3.1—4.4∶1。南方有些产区在加工过程中有堆起“发汗”的习惯。据分析,采用堆起“发汗”的加工方法会使隐丹参酮含量降低,不宜采用。

丹参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丹参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应用历史了,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药材了,它的功效是很多的,它的味道是苦的,能够很好的通血脉,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了,特别是能够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很多人平时喜欢用丹参泡水喝,那么大家了解丹参泡水喝的功效吗。丹参的价值是很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它的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了,在临床上也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了,能够治疗月经不调的症状,下面我们来看看丹参

查看详细

党参和丹参有什么区别?

党参和丹参的区别是外观不同,功效不同,功能主治不同。一、外观不同1、党参:党参木栓细胞5-8列,径向壁具纵条纹;木栓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位于木栓层外侧或嵌于木栓细胞间,皮层狭窄,细胞多不规则或破碎,挤压成颓废组织;有乳管群分布。2、丹参:丹参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查看详细

丹参瓦楞子汤是由哪些药材组成的?

丹参瓦楞子汤:组成:丹参、坤草各30克,瓦楞子40克,三七5克,山甲10克,王不留行、生黄芪、荔枝核各20克,当归、柴胡,川楝子各10克,甘草10克。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畅气机。适应症:前列腺增生证属气血瘀阻型。用法:水煎服,日1剂。肾阳虚加小茴香、巴戟天、菟丝子;肾阴虚加知母、黄柏、沙苑子;湿热下注可加鱼腥草、败酱草、石韦、公英。疗效:30例中治愈12例,显效10例,无效2例。

查看详细

丹参的功能?

丹参作用: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2.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3.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4.改善微循环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1、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丹参制剂治疗:

查看详细

丹参果有什么作用?

丹参丹参单条圆柱形,外皮糟朽色砖红,断面菊花纹理显,活血祛瘀又止血。[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产地]主产河南、四川、江苏、安徽。[采收]秋季采挖,除去茎叶、芦头、须根,晒干,或先堆积发热,使内部变为紫黑色,再晒干。[药材形状]报茎粗短,有茎墓残余,根1至数条,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常稍弯曲,有分支,并具须状细根。长,直径0.3-1.5cm。表面砖红色、棕红色或紫棕色。皮粗糙,有不规则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6

药材供应

2025-04-30 03:29:35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4-30 03:29:35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