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木通和木通怎样区别?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木通富含损害人体肾脏的马兜铃酸,毒性较大,而木通不含马兜铃酸,九郡败毒丸入药的是木通。

目前在我国,除了云贵川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使用的中药木通主要是指关木通,而据考证,“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场常见、临床常用的关木通,与《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木通虽同名为“木通”,但并非一物。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中国药典》将有毒性的中药分为小毒、有毒和大毒三种)。而《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根据国家卫生部通知,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已经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

关木通简介

原植物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注意:因为含有马兜铃酸,关木通会导致严重的肾毒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于2003年4月1日向全国发出通知,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将关木通继续作为药物使用,在原来使用关木通的组方中,应使用不含马兜铃酸的木通。[1]

形态特征

关木通为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米。茎、枝无毛关木通-植物性状,灰褐色。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有时略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状,叶柄细长,长6~8厘米,小叶3片,革质,长3~7厘米,宽2~4厘米,上面略具光泽,下面粉灰色。春夏季开紫红色花,雌雄异花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长约8~10厘米,总梗细长;雌花紫红色,生于同一花序下部,有花1~3朵;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淡紫色较小,约有20朵左右。果成熟于秋季,果实肉质,浆果状,长圆筒形,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紫红色,果皮厚,果肉多汁,8~9月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故称八月炸或八月瓜,味甜可食;种子多数,呈椭圆形,棕色,长数毫米,是中药,称预知子

掌状复叶,小叶3片,纸质,卵圆形或卵形,先端凹缺,基部圆形,边缘具不规则浅波齿,背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雌花褐红色,生于花序基部,雄花暗紫色,较小,生于花序上端。果肉质,椭圆形,橘黄色。花期4月,果期8月。

木通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茎纤细,圆柱形,缠绕,茎皮灰褐色,有圆形、小而凸起的皮孔;芽鳞片覆瓦状排列,淡红褐色。

掌状复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的簇生,通常有小叶5片,偶有3-4片或6-7片;叶柄纤细,长4.5-10厘米;小叶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或凹入,具小凸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青白色;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每边5-7条,与网脉均在两面凸起;小叶柄纤细,长8-10毫米,中间1枚长可达18毫米。

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腋生,长6-12厘米,疏花,基部有雌花1-2朵,以上4-10朵为雄花;总花梗长2-5厘米;着生于缩短的侧枝上,基部为芽鳞片所包托;花略芳香。雄花:花梗纤细,长7-10毫米;萼片通常3有时4片或5片,淡紫色,偶有淡绿色或白色,兜状阔卵形,顶端圆形,长6-8毫米,宽4-6毫米;雄蕊6(7),离生,初时直立,后内弯,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钝头;退化心皮3-6枚,小。雌花:花梗细长,长2-4(5)厘米;萼片暗紫色,偶有绿色或白色,阔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2厘米,宽8-15毫米;心皮3-6(9)枚,离生,圆柱形,柱头盾状,顶生;退化雄蕊6-9枚。

果孪生或单生,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直径3-4厘米,成熟时紫色,腹缝开裂;种子多数,卵状长圆形,略扁平,不规则的多行排列,着生于白色、多汁的果肉中,种皮褐色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8月。

参考资料

360百科:

国家药典委员会曾经组织有关专家对木通进行了一次论证,其结果颇令人意外。据了解,关木通与木通虽只是一字之差,但药性却大不相同。关木通富含损害人体肾脏的马兜铃酸,毒性较大,而木通不含马兜铃酸,九郡败毒丸入药的是木通。中药同名异物的问题,这次可与世人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原来,一味木通却有三个不同的身份,木通科的木通(古称三叶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和马兜铃科的关木通都统称为木通。正是这三个木通的您兴我衰。演绎出木通从“无毒”到“有毒”的“故事”。

目前在我国,除了云贵川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使用的中药木通主要是指关木通,而据考证,“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场常见、临床常用的关木通,与《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木通虽同名为“木通”,但并非一物。

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中国药典》将有毒性的中药分为小毒、有毒和大毒三种)。

而《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根据国家卫生部通知,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已经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

关木通和木通在外形上的区别

关木通是一种质地坚硬,不易折断的植物的根茎,四周布满细小的孔洞,外表呈棕黄色,没有气味,但是味道非常苦,关木通可以治疗白带和女性问荆题,而木通的外表比较长,有时候能达到170厘米,表面是灰棕色或黑褐色,具有突起的皮孔。

关木通和木通的药效区别

关木通在春秋二季采收,去皮晒干之后可以治疗女性问荆题,一些痛经期的妇女吃了关木通可以加快血液流通减轻痛经的症状,,但是木没通有这种疗效,木通主要是用来治疗腹泻问荆题,而且木通味道极苦。

关木通和木通的气味区别

关木通和木通虽然都是植物,但是关木通没有任何气味的,就是一根长长的植物藤,但是木通却是臭的,真正的生长在野外的木通的味道非常难闻,而且口味比较重,有着强烈的苦味,嚼时间长了依然非常苦,但是木通的味道是甜的,所以凭借口味就能够分辨出两种植物。

在古代的鉴定学上,就有专家讲了木通和关木通的区别,这两种植物虽然都是能够治病的中药,但是在习性外表方面有很大区别,千万不要误食。

关木通富含损害人体肾脏的马兜铃酸,毒性较大,而木通不含马兜铃酸,九郡败毒丸入药的是木通。

目前在我国,除了云贵川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使用的中药木通主要是指关木通,而据考证,“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场常见、临床常用的关木通,与《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木通虽同名为“木通”,但并非一物。

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中国药典》将有毒性的中药分为小毒、有毒和大毒三种)。

而《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根据国家卫生部通知,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已经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

关木通简介

原植物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注意:因为含有马兜铃酸,关木通会导致严重的肾毒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于2003年4月1日向全国发出通知,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将关木通继续作为药物使用,在原来使用关木通的组方中,应使用不含马兜铃酸的木通。[1]

形态特征

关木通为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米。茎、枝无毛关木通-植物性状,灰褐色。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有时略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状,叶柄细长,长6~8厘米,小叶3片,革质,长3~7厘米,宽2~4厘米,上面略具光泽,下面粉灰色。春夏季开紫红色花,雌雄异花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长约8~10厘米,总梗细长;雌花紫红色,生于同一花序下部,有花1~3朵;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淡紫色较小,约有20朵左右。果成熟于秋季,果实肉质,浆果状,长圆筒形,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紫红色,果皮厚,果肉多汁,8~9月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故称八月炸或八月瓜,味甜可食;种子多数,呈椭圆形,棕色,长数毫米,是中药,称预知子。

掌状复叶,小叶3片,纸质,卵圆形或卵形,先端凹缺,基部圆形,边缘具不规则浅波齿,背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雌花褐红色,生于花序基部,雄花暗紫色,较小,生于花序上端。果肉质,椭圆形,橘黄色。花期4月,果期8月。

木通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茎纤细,圆柱形,缠绕,茎皮灰褐色,有圆形、小而凸起的皮孔;芽鳞片覆瓦状排列,淡红褐色。

掌状复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的簇生,通常有小叶5片,偶有3-4片或6-7片;叶柄纤细,长4.5-10厘米;小叶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圆或凹入,具小凸尖,基部圆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青白色;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每边5-7条,与网脉均在两面凸起;小叶柄纤细,长8-10毫米,中间1枚长可达18毫米。

伞房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腋生,长6-12厘米,疏花,基部有雌花1-2朵,以上4-10朵为雄花;总花梗长2-5厘米;着生于缩短的侧枝上,基部为芽鳞片所包托;花略芳香。雄花:花梗纤细,长7-10毫米;萼片通常3有时4片或5片,淡紫色,偶有淡绿色或白色,兜状阔卵形,顶端圆形,长6-8毫米,宽4-6毫米;雄蕊6(7),离生,初时直立,后内弯,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钝头;退化心皮3-6枚,小。雌花:花梗细长,长2-4(5)厘米;萼片暗紫色,偶有绿色或白色,阔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2厘米,宽8-15毫米;心皮3-6(9)枚,离生,圆柱形,柱头盾状,顶生;退化雄蕊6-9枚。

果孪生或单生,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直径3-4厘米,成熟时紫色,腹缝开裂;种子多数,卵状长圆形,略扁平,不规则的多行排列,着生于白色、多汁的果肉中,种皮褐色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8月。

木通除在历史上与通草之名混淆外,其品种古今变化也很大,古代正品木通科木通现在多不作木通使用,当前销售的木通,与古代应用的木通不同,多为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和毛茛科的川木通。现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5年版及网络整理的相关资料,对3药比较归纳如下:

川木通():《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25收载。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uch.-Ham.的干燥藤茎。

木通():《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43收载。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Thunb.)Decne.、三叶木通(Thunb.)Koidz.或白木通(Thunb.)Koidz.var.(Diels)Rehd.的干燥藤茎。

关木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114收载。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采收加工】

川木通春、秋二季采收,除去粗皮,晒干,或趁鲜切薄片,晒干。木通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关木通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产地】

川木通:小木通主产于四川、湖南、陕西、贵州、湖北等省亦产。绣球藤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甘肃、安徽、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亦产。关木通: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木通:木通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三叶木通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白木通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省。

【植物形态】

川木通木质藤本,呈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有短柔毛,后变无毛;老时外皮剥落。三出复叶,数叶与花簇生,或对生;小叶片卵形、宽卵形至椭圆形,长加7cm,宽l~5cm,边缘缺刻状锯齿由多而锐至粗而钝,顶端S裂或不明显,两面疏生短柔毛,有时下面较密。四至六月开花,花l~6朵与叶簇生,直径3.5cm;薄片4,开展,白色或外面带淡红色,长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5~2.5cm,宽0.8~1.5cm[8u58药材网www.8u58.com],外面疏生短柔毛,内面无毛;雄蕊无毛。瘦果扁,卵形或卵圆形,长4~5mm,宽3N4mm,无毛。

本品之变种大花绣球藤C..在湖北称红木通《经济植物手册》称红花大淮通。不少地区亦同作川木通用。

本变种与绣球藤的区别在于小叶片为长圆状椭圆形、狭卵形至卵形,少数为椭圆形或宽卵形,长3~9cm,宽1~3.5(~5)cm,叶缘疏生粗锯齿至两侧各有1个牙齿以至全缘。花大,直径5~11cm;萼片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5~5.5cm,宽1.5~3.5cm,顶端圆钝或凸尖,少数微凹,外面沿边缘密生短绒毛,中间无毛或少毛部分呈披针形至椭圆形或不明显,宽常在0.8~1.5cm之间。

木通落叶木质缠绕藤本,高达3m以上;枝灰色,有条纹,皮孔突起,全株无毛;掌状复叶,互生或3~5枚簇生于短枝顶端,叶柄细长叫、叶片5枚,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宽1.5~2.5cm,先端圆而微凹,并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l~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被3片;雄花具雌蕊6个;雌花较雄花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直径2~3cm,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形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朗8月。

三叶木通与上种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较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状。

白木通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关木通别名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苦木通。木质大藤本,长可达10m。茎粗3~8cm,外皮暗灰色,呈纵长块状剥落。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圆心形,长8~29cm,全缘或微波状,嫩叶密生短柔毛,成叶上面绿色,无毛或仅叶脉上疏生长柔毛,下面蓝白色,密生短毛。夏季开花,单花腋生;花梗稍弯曲,有圆心形苞片1片;花被管向上渐膨大,外面谈绿黄色,具紫色条纹,内面褐色或黄绿色,近顶端突然内曲,顶端3裂,裂片宽卵圆形,喉部有圆形环纹;雄蕊6,与柱头贴生;子房下位,细长,先端消膨胀。荫果圆柱状有6棱,熟时顶端开裂成6瓣。种子三角形,淡灰褐色。茎呈圆柱状,平直或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3.5~5c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平滑,间或有浅槽纹及横裂纹,节或分枝处稍膨大;去皮较深的可见淡棕色带光泽的纵直脊纹(中柱稍纤维束)。质坚硬,新鲜横切面黄色,皮部薄,木部占大部分,木射线明显,有时于射线部开裂,导管密布,孔洞大,呈轮状排列。髓部较明显而且髓区扁狭为其特点。味苦。

【药材性状】

川木通: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扭曲,长50~100cm,直径2~3.5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残存皮部易撕裂。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2~0.4cm,边缘不整齐,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气微,味淡。

木通:本品呈圆柱形,常稍扭曲,长30~7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关木通:本品呈长圆柱形,稍扭曲,长1~2m,直径1~6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棕褐色残余粗皮的斑点。节部稍膨大,有1枝痕。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淡黄色,皮部薄,木部宽广,有多层整齐环状排列的导管,射线放射状,髓部不明显。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气微,味苦。

【鉴别】

川木通:取本品粗粉25g,加水250ml,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ml,放冷,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50ml、25ml),合并正丁醇液,加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5次,每次30ml,正丁醇液加水洗涤至中性,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5ml使溶解,加盐酸2ml,回流1小时,蒸干,残渣加水10ml,搅匀,加水饱和的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木通: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常春藤皂苷元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10μl及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6:4: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关木通:(1)本品粉末淡黄色。纤维管胞大多呈束,长棱形,直径11~20μm,壁有明显的具缘纹孔,纹孔口斜裂缝状或相交成十字形。分隔纤维直径21~42μm,斜纹孔明显。石细胞少见,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具缘纹孔导管大,直径约至328μm,多破碎,具缘纹孔类圆形,排列紧密;具缘纹孔管胞少见。(2)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1滴,干后显黄绿色荧光,用氨蒸气熏后复显天蓝色荧光。(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关木通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马兜铃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检查】

木通: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过得10.0%;总灰分不得过6.5%(附录ⅨK)。

【含量测定】

木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的总量不得少于0.15%。

【浸出物】

关木通: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冷浸法(《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ⅩA)测定,不得少于16.0%。

【炮制】

川木通: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薄片,晒干。木通: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泡透后捞出,切片,晒干即得。关木通:洗净,略泡,润透,切薄片,晒干。关木通饮片为圆形薄片,表面黄色或黄白色。木部宽广,导管孔大,多层环形排列呈筛网状,射线色浅,髓部不明显。周边灰黄色,粗糙。体轻,质硬。气微,味苦。照上述[浸出物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少于12.0%

【性味与归经】三药均苦,寒,入心、小肠、膀胱经。

川木通:淡、苦,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木通:苦,微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关木通:苦,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三药均清热利小便,用于水肿、淋病,小便不通、经闭乳少等症。

川木通: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用于水肿、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

木通: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

关木通: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用法与用量】均为3~6g。

【注意】关木通:不可多用、久服,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忌服。

【贮藏】均应置通风干燥处。

川木通:置通风干燥处,防潮;木通:置通风干燥处。关木通:置通风干燥处。

附注:

【本草考证】

木通为降火利水,宣通湿滞的常用中药。在古本草中名实混淆。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品、唐《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草部蔓草类的“通草”,实即木通科木通;《证类本草》对二药名称混乱未能澄清。

《本草祟原》云:“木通,《本经》名通草,……陈士良(南唐9366~975年)撰《食性本草》改为木通,今药中复有所谓通草,乃是古之通脱木也:与此不同”。

1.《唐本草》以前本草中通草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神农本草经》谓:“通草一名附支,生山谷”。

唐·苏敬《新修本草》注曰:此物(指通草)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食之甘美”,即指木通科木通。也就是说,《唐本草》以前本草中收载的通草实际上是木通科木通。

2.《食性本草》、《汤液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中的木通为木通科木通

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首改通草为木通,元·王好古《汤液本草》和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在木通条以木通为药名,其所述均为木通科木通。刘文泰首先认定木通为蔓生植物:“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叶……结实为小木瓜”。且谓其质“类葡萄藤而有文理。’又说“色苍,味辛甘……气味俱薄臭微香”。这些均与木通的特征相符。

李时珍虽然将木通视为通草之别名,但他解释说“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说明在明代实际应用的通草,是通脱木,而非木通,而明代实际应用的木通,是有细细孔,两头皆通的木通。由于遵古的原因,在编《本草纲目》时,将木通的正名仍按《神农本草经》所用药名处理,亦即以“通草”为木通的正名。

3.历代本革中的异物同名品:

1)陶弘景云:“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纫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被头者良,…….”。有可能指旋花科打碗花。

2)陈藏器所云“江西人呼为拿子”者,有可能为木通科野木瓜(七叶莲)或鹰爪枫属植物的茎藤。

3)宋·苏颂《本草图经》在通草条下云:“……或云为葡萄苗,非也…而在葡萄条下称‘葡萄根苗,中空相通……故俗呼其苗为木通。”又说“江东出一种,实细小而味酸,谓为樱奥”。按樱奥;即葡萄科野葡萄。清·张聪《本经逢原》云:“木通,樱奥根也。”说明从末代至情代均有以野葡萄根或茎藤充木通者。

4)清·吴其镕《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山木通和小木通,由其附图,可分别考定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是现在川木通的主要植物来源。

5)《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卷23)有“滇淮木通”一种,谓“毛藤如葛,一枝三叶或五叶,粗涩皱纹,亦有毛,茎中空,通气”,似为豆科植物。与现时所用之淮通不相符合。

6)宋·苏颂《本草图经》中兴元府通草亦为蔓生植物,三出复叶。兴元府即今陕西关中地区。从形态和地理分布结合起来考虑,很象木通科三叶木通或其变种白木通;

总之,凡有细细孔,两头皆通者均有被称木通的可能;吴其溶说:按俗间木通多种,以木通本功通利九窍,故藤本能利水者,多以木通名之。药材形态或功效相类,是导致木通异物同名品复杂的两个主要因素。

国家药典委员会曾经组织有关专家对木通进行了一次论证,其结果颇令人意外。据了解,关木通与木通虽只是一字之差,但药性却大不相同。关木通富含损害人体肾脏的马兜铃酸,毒性较大,而木通不含马兜铃酸,九郡败毒丸入药的是木通。中药同名异物的问题,这次可与世人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原来,一味木通却有三个不同的身份,木通科的木通(古称三叶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和马兜铃科的关木通都统称为木通。正是这三个木通的您兴我衰。演绎出木通从“无毒”到“有毒”的“故事”。目前在我国,除了云贵川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使用的中药木通主要是指关木通,而据考证,“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场常见、临床常用的关木通,与《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木通虽同名为“木通”,但并非一物。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中国药典》将有毒性的中药分为小毒、有毒和大毒三种)。而《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根据国家卫生部通知,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已经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

木通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小肠、膀胱经。【功效主治】1.降火利尿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漓涩痛,常配伍车前子、滑石等,方如八正散;用于心热移于小肠,口舌生疮,心烦尿赤,常配生地、竹叶、甘草梢,方即导赤散;用于湿脚气,常配伍猪苓、槟榔等,方如木通散。2.通经下乳用于血热有瘀之经闭,常配伍桃仁、赤芍、丹参等;用于产后乳脉不通,乳汁不下,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用量用法】3~6克,水煎服。【禁忌

查看详细

木通这味药有哪些功效?

木通:性味:大苦、微寒。功用:(1)降火通淋:用于小便淋沥刺痛及口疮,常配生地、竹叶、甘草梢。亦可用于黄疸。(2)通经下乳:用于闭经、乳少。治经闭常配红花、牛膝;治乳少常与猪蹄煎汤服。用法:3~6克。瞿麦:性味:苦、寒。功用:清湿热、利小便:本品为治疗淋证(如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前列腺炎等)的常用药,多用于小便不利、尿痛、尿血。治血尿常配栀子、白茅根。用法:9~15克。

查看详细

中草药中的路路通、通草、木通功效有什么区别?

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下乳。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乳汁不通、风疹瘙痒、气滞胃痛、月经不调。现代应用:荨麻疹、中耳炎、过敏性鼻炎。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用于小便淋漓涩痛、尿闭、水肿、乳少或乳汁不下。现代应用:月经不调、白带、肾炎、淋症、脂肪肝、促进钙吸收。木通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用于淋症血尿、小便赤短、大便秘结、风湿痹痛、产后乳汁不通。现代应用:尿路感染、喉痛失音、排Na及K、Cl。

查看详细

怎么解木通的毒?

木通是没有毒的,关木通才有毒。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用木通(更具体一点,就是说川木通),而不用关木通,就可以避免毒性。至于关木通的解毒,我没有听说具体的方法,用甘草,或者绿豆应该是有效的吧。

查看详细

偏木通有副作用吗?

木通的副作用1、临床应用的木通种类有三种,马兜铃科木通(关木通)、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毛茛科木通(花木通)。现代研究表明木通有较小毒性,毒性成分为木通甲素(马兜铃酸)、木兰花碱及木通皂苷。过量的马兜铃酸致内脏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肾脏供血障碍,引起肾小球坏死。马兜铃酸可能对肾细胞直接损害。木通中含较多钾离子,尿毒症本身排钾困难,钾不能排出体外,产生高钾血症。此外,木通毒素可引起内脏毛细血管病变,造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1

药材供应

2025-04-27 22:38:12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