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前景分析
现在随着中草药的广泛运用,白芨市场需求量增大,以前市场上的白芨以野生白芨为主,现在需求量大了,以人工种植的为主。且白芨市场需求量增大,所以价格也在逐年上涨。目前,白芨的亩产量还没有得到很高的提升,如果学习了科学的种植方法,白芨的亩产量将会大大增加,所以种植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白芨种植的技巧
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8u58药材网www.8u58.com],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沃叶离子”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白芨,(学名:)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种植要看什么种苗,如果是种茎,亩栽8000株测算,种茎约0.2-0.5元/株,种苗费约元/亩,肥料约260元/亩,土地翻梨约500元/亩,种植约500元/亩,每年管理、肥料约1500元
查看详细繁殖采用块茎繁殖。选种与种栽贮藏: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然后,将1份种茎与2-3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箱顶不要加盖,并注意经常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
查看详细这个植物种植的密度最好是20~30厘米最佳。如果小于20厘米就会显得太密了,大于30厘米就有点稀浪费土地了。
查看详细这类植株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种植到收获需要经过四年的时间。它的花期在4-5月份,结果实是在7-9月份。但是它两年只可以长2-3个茎块,等到第三年的时候增长4-6个茎块,第四年就增长8-12个。四年以上这类植株就不会再生长茎块,因为地下的空间比较拥挤,茎块会烂掉。
查看详细白芨不仅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外形美观,花色艳丽,也是很好的观赏植物。花色有红白蓝黄粉等多个色系,可栽培与室内或庭院,都是很好的装饰植物。白芨的花序呈轴状,少数为Z字状。白芨种植技术讲究的是施肥和松土,白芨喜肥,块根肥大,若不注意保持根部透气良好很容易引起烂根。白芨的块根常被磨为粉状作为生药,生药呈淡黄色,遇碘变蓝。白芨种植技术并不难,于是不少家庭选择种植,一来气外表美观,再者其根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查看详细白芨种植前景白芨,近期大多产区正在产新中,野生资源随连年采挖,新货产量极少,且个头不如往年。多商看好后期行情,销售心理强,目前应市新货量少,偶有零星货源走动,今年采购鲜货做种球的商家较多,野生资源匮乏,后期行情仍向好。1、资源量少白芨属于野生资源,随逐年采挖,货源渐渐减少,近几年贵州、云南等地也有发展家种,不过目前尚未有产出,对市场影响有限,所以白芨行情持续走坚。贵州黔南前几年可以产70-80吨货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