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性味甘、凉,
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等疾病。
木棉花性味甘、凉,
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等疾病。
木棉花的功效与作用:
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干燥花朵,木棉花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木棉花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木棉花有治疗泄泻、痢疾、血崩、疮毒的作用,木棉的树皮在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有宣散风湿的功效。
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木棉花能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木棉花能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木棉花治肺癌、肠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温服。
木棉花治能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木棉花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木棉花观赏价值高,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但生长在路边的木棉花长期有大量的灰尘和汽车尾气污染,而且掉落地上的木棉花容易混入泥沙、细菌、虫卵等杂质,花瓣也容易发霉,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市民如有需要食用木棉花,要到正规药房购买。
“因为新鲜的木棉花不可直接食用,而药房的木棉花均经过炮制、晾晒等专业处理,食用才会有保证。另外,对花粉过敏的市民以及孕妇,要谨慎服用。
木棉花又名红棉、攀枝花。为木棉花科大乔木木棉的花。主产于广东、广西。以花朵大,完整,色鲜者为佳。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胃、大肠经。
【效用】
清利湿热: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下痢、腹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
木棉花不但花朵美丽,还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无论鲜、干,都可用来煲汤。
果实里的木棉可用来做棉衣、棉被、枕垫,由于华南地区不产棉花,木棉棉絮无疑是极好的替代品。
木棉花
又名
红棉
攀枝花
为木棉花科大
乔木
木棉的花。主产
于广东
广西
以
花朵
大,完整,色鲜者为佳。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胃、大肠经。
【效用】
清利湿热: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下痢、腹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
木棉花是南方的特产,其花红朵大,气微、味淡微甘涩,广东人喜欢将其采摘后晒干入药或入膳。《中药大词典》介绍:“木棉花药性甘、淡、凉,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主治泄泻、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疮出血、疮毒、湿疹诸症。”
木棉花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制成很多的食疗方来进行服用调理滋补身体。湿气重的人适合饮用木棉花茶,在传统的广东凉茶“五花茶”里就有木棉花,人们还可以用干木棉花瓣15克、金银花10克、白菊花10克,一起加水煮沸,代替茶饮。
木棉花、金银花和白菊花都有清热作用,木棉花清热凉血、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热凉血和止痢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饮用含有木棉花成分的茶时,也要根据个人体质适量服用。
不仅如此,木棉花还可以用来煲汤、煲粥,甚至可以做菜,也是食疗的好材料。
木棉花的除了观赏价值高之外,它由内而外都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花可以煮粥,清热解毒祛湿,而它的芯则可以用来做棉衣、棉被、枕垫,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老年人可以采用新鲜的木棉花洗干净之后加上陈皮制成木棉陈皮粥能够有解毒止血,清热祛湿,凉血健脾,对气虚者有其适合。
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木棉花能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木棉花能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木棉花治肺癌、肠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温服
木棉花治能清热利湿,治肠炎[8u58药材网www.8u58.com],菌痢。
木棉花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实用便方有:
1、慢性胃炎:木棉皮30克,两面针根6克,水煎服。
2、腹胀、腹泻:鲜木棉花30克,水煎,调蜂蜜服。
3、肠炎:木棉花30克,水煎,早晚分服。
4、痢疾:木棉花、金银花、凤尾草各15克,水煎服。
5、腰腿痛:木棉皮15克,水煎,去渣,冲黄酒少量,早晚分服。
6、风湿性关节炎:木棉根4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用。
7、浮肿:木棉花30克,水煎,内服。
8、气管炎:木棉根30克,水煎,加蜂蜜服。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木棉花,亦称“攀枝花”、“英雄树”,木棉科。落叶大乔木,高30-40米。干上有扁圆形皮刺。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7枚,长椭圆形,全绿。早春先叶开花,单生,形大,红色,花瓣五枚,雄蕊多数,连成五束,种子多数,光滑。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及四川金沙江流域。木棉花自古被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清.陈恭尹《木棉花歌》“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木棉的药用价值晒干了的木棉花有药用价值,解毒清热驱寒去湿,用干木棉煮粥或煲汤。木棉是一种美丽的观赏花卉,它在春季长叶开花,花大色红,艳丽悦目。那艳丽的花朵,染红了半边天际。宋代诗人刘克庄赋诗曰:"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言是木棉花。"清代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描绘出木棉花开的美景。木棉多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南方诸省,有野生,亦可栽培,喜干热,耐高温,多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及河谷中。木棉的花、皮、根均有药用价值。木棉花,有清热利尿、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木棉皮,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等有显著疗效。外用木棉皮可治腿膝疼痛、疮肿、跌打损伤等。据《岭南采药录》记载,木棉皮"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常用中草药手册》说木棉皮"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和产后浮肿。"木棉根,有收敛止血、散结止痛功效,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赤痢、瘰疬、产后浮肿等病症。实用便方有:1、慢性胃炎:木棉皮30克,两面针根6克,水煎服。2、腹胀、腹泻:鲜木棉花30克,水煎,调蜂蜜服。3、肠炎:木棉花30克,水煎,早晚分服。4、痢疾:木棉花、金银花、凤尾草各15克,水煎服。5、腰腿痛:木棉皮15克,水煎,去渣,冲黄酒少量,早晚分服。6、风湿性关节炎:木棉根4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用。7、浮肿:木棉花30克,水煎,内服。8、气管炎:木棉根30克,水煎,加蜂蜜服。
求
木棉花的花朵,可以新鲜食用或者晒干食用。木棉花与白砂糖煎水,服用具有利湿清热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肠炎、湿疹、尿道炎患者。木棉花可与大米一同熬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健脾益气的作用。可用于痢疾、血崩、毒疮患者。单独使用木棉花,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木棉花的树皮煎水服用,具有活血消肿的作用。木棉根煎水后,涂抹患处有助于伤口的收敛、止痛、止血。
木棉花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
展开1全部木棉花又名红棉、攀枝花。为木棉花科大乔木木棉的花。主产于广东、广西。以花朵大,完整,色鲜者为佳。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胃、大肠经。
【效用】
清利湿热: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下痢、腹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
只有2种,橙红和红色的。1、橙红木棉花图片2、红色木棉花图片木棉花,中药名。为木棉科植物木棉arica(DC.)Merr.的干燥花。春季花盛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木棉花品常皱缩成团。花萼杯状,厚革质,长2~100px,直径1.5~75px,顶端3或5裂,裂片钝圆形,反曲;外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内表面被棕黄色短绒毛。花瓣5片,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200px,宽1.5~87.5px
查看详细木棉花为什么叫“英雄花”?因为它开得红艳却但又不媚俗,它的壮硕的躯干壮,顶天立地的姿态,英雄般的壮观,花葩的颜色红得犹如壮士的风骨,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贝,常常带领人民打败异族的侵犯。一次因叛徒告密,老英雄被捕,敌人将他绑在木棉树上严刑拷打,老英雄威武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后来老英雄化作一株株木棉树,所以木棉树叫“吉贝”,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它的树身,高大
查看详细植物名称木棉花科目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原产地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用途诱蝶种类木棉花名称的由来:烽火源自于南越王赵佗,他以满树红花似烽光而得名;古贝源自于梵语的音译;吉贝相信源自于南洋土语Ceiba的音译,此名称原指爪哇木棉因形状相似故而混淆;琼枝之名则指木棉于海南(琼)岛生长的树木因而得名。木棉花的话语: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您身边的人,珍惜您眼前的幸福,不要在失去后才追悔莫
查看详细根据花的构造状况,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黄瓜花缺雄蕊或雌蕊;桑树花、栗树花缺花瓣、雄蕊或雌蕊;杨树花、柳树花缺萼片、花瓣、雄蕊或雌蕊由此可见木棉是完全花木棉花是完全花的原因,构造~!(因为上课要用,所以要具体)~~~~!同学,都告诉您了,它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啊,这就
查看详细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其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也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我国的昆明、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地都有种植。特别是广州、厦门满街都种有木棉花做为行道树,每年元宵节刚过,木棉树就开始开花。每年春天,木棉树竞相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木棉花通常在3、4月份开花,所以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日子。木棉花先开花后长叶,树形具有阳刚之美。一
查看详细木棉花像小喇叭,花单生枝顶叶腋,通常红色,有时橙红色,直径约10厘米;萼杯状,长2-3厘米,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淡黄色短绢毛,高1.5厘米,宽2.3厘米,花瓣肉质。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亚热带。生于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及稀树草原,也可生长在沟谷季雨林内,也有栽培作行道树的。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都有分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