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草主要产于西湖,又名西湖莼菜,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须以马蹄草进餐。而把马蹄草与松江鲈鱼并提的“莼羹鲈脍”之说,则在《晋书》中已出现。还有一个“莼菜之思”的故事;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1——《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功用主治】治发痧,跌伤,扭伤。
【选方】
治发痧:马蹄草四至五钱,加槛木、醉鱼草、大叶乌梢(豆科胡枝子)、仙鹤草各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治跌伤、扭伤:鲜马蹄草根、蛇葡萄根。捣烂,拌酒糟,烘热歌伤处。[1]
药用价值2——《中华本草》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而其甙元之一的刘墩果酸抗炎作用则较弱。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驱风;解暑;活血消肿。主伤风感冒;中暑发痧;跌打损伤;烫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拌酒糟,烘热外敷;或煎水洗。
食疗效果
马蹄草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
马蹄草
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马蹄草含蛋白质900毫克[8u58药材网www.8u58.com],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马蹄草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用新鲜马蹄草可以制作“西湖莼菜汤”,“莼菜黄鱼羹”和“虾仁拌莼菜”,“莲蓬豆腐”等杭州名菜。烹制马蹄草也很讲究。以西湖莼菜汤为例,先将鲜马蹄草放入煮沸的水中一氽,迅速捞出,放入汤碗中,然后把鸡肉,火腿原汤和盐一起放在锅内烧开,加入味精,浇在菜上,再撒上鸡丝,火腿丝,淋上熟鸡油,汤中马蹄草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味道清香,清洌爽口。乾隆游江南,也必尝莼菜汤,有“花满苏堤抑满烟,采莼时值艳阳天”之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