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木质大藤本,长达10m。其茎呈长圆柱形,稍扭曲,直径0.6~75px。表面灰褐色至黄棕色,粗糙,有纵沟和横裂纹,老茎外皮较易剥落。质硬,不易折断,折断时可见大量粉尘飞扬,断面不整齐,黄色,具纤维性,有棕黄色与黄棕色相间排列的放射状纹理,导管呈细孔状,木质部有时具裂隙,中心多为枯黄棕色或空腔。常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石壁上。
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4棱角,无毛。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两面均无毛,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白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有时稍下延;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毫米,无毛;托叶狭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外面无毛,里面无毛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5-8毫米,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苞片微小,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5厘米;小苞片线形或线状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疏被毛,萼裂片近三角形,长0.5毫米,疏被短柔毛,顶端锐尖;花冠管外面无毛,或具疏散的毛,花冠裂片卵圆形,外面无毛或略被粉状短柔毛,边缘有时有纤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棒形。果序直径10-12毫米;小蒴果长5-6毫米,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近三角形,长1毫米,星状辐射。花、果期5-12月。
钩藤药材呈方柱形或圆柱形,长2~3厘米,直径2~5毫米。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茎节部环纹状微突起,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或一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钩略扁或稍圆,钩长1~2厘米,光滑,先端细尖,基部较阔,断面稍呈圆形,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轻而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疏松似海绵,或萎缩成空洞。无臭,味淡。
查看详细两面针别名:入地金牛、上山虎、下山虎、双面针(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山椒(海南)。钩藤《名医别录》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以嫩枝切段入药。【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与应用】1.息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钩藤甘而微寒,入肝,息风止痉作用和缓,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亦多用于小儿。如用治小儿惊风壮热神昏、牙关紧闭、
查看详细金勾藤什么价格?金钩藤按这个季节或者说每个地方的收购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查看详细钩藤为茜草科木质藤本植物。以带钩茎枝及根入药。茎、叶、钩中含吲哚类生物碱:钩藤碱和异钩藤碱、18,19-脱氢钩藤碱及异18,19-脱氢钩藤碱等。茎钩,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等作用,主治小儿高热,惊厥,抽搐,小儿夜啼,风热头痛,头晕目眩,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等症;根有祛风湿、通络等作用,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等症。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长江以南至福建、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
查看详细构树(学名)别名楮桃等,为落叶乔木,高;树皮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其叶是很好的猪饲料,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钩藤,(拉丁学名:ylla(Miq.)Miq..),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茎枝方柱形纤细无毛,,叶纸质呈椭圆形,头状花序。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它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
查看详细不能。钩藤可以当茶喝,但不建议长期饮用,因为钩藤属于寒性中药,如果长期饮用有可能造成胃寒,从而引起腹泻。钩藤的主要作用为清热平肝,同时还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患有高血压,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钩藤进行辅助治疗,但用法用量需要根据。钩藤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钩藤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南、江西一带;大叶钩藤主产于
查看详细钩藤,别名钩叮、挂藤、鹰爪风、倒挂等。为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灌木,茎、枝细长无毛、叶椭圆、头状花序。藤条钩藤具有钩茎、钩枝入药,它具有清热、清风、镇静的作用,现代药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藤条钩藤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钩藤甜、微寒、归属于肝、心包。藤钩具有解风解痉、清热平肝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痉挛、痉挛、头痛、头晕等。还可治疗小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