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8u58药材网www.8u58.com],风湿痹痛,破伤风。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8u58药材网www.8u58.com],风湿痹痛,破伤风。
牡荆子别名,小荆实、牡荆实、荆条果、黄荆子。蔓荆子的俗称或别名有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它们的作用也不相同。
查看详细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3
查看详细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别名:万京子、沙荆子、白布荆、白背杨等。以果实入药。蔓荆子果实主要含挥发油、蔓荆子碱、蔓荆子黄素、蒎烯、莰烯和维生素A等成分,其中蔓荆子碱约含0.01%。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蔓荆子水煎液对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有明显镇痛作用;蔓荆子70%甲醇提取物对大鼠炎症足的镇痛系数有明显上升。临床上,蔓荆子有抗菌、镇静、退热及祛痰
查看详细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查看详细1.松土除草移栽后1~2年,要在植株周围进行松土除草,并将株间长得过高的小灌木或杂草清除。每年分别在春季3~4月、6~7月和冬季落叶后各进行一次。除草松土工作要结合施肥、培土进行。成林后,林下杂草生长较少,视杂草生长情况结合施肥每年除草1~2次即可。2.追肥移栽后1~2年以施人畜粪肥为主,每株每次再与粪肥混入复合肥0.1~0.3千克施于根际,促使其快速生长,多分枝;移栽后第三年,植株进入开始开花结
查看详细【性味归经】辛、苦,平。入膀胱、肝、胃经。【功效主治】1.疏散风热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较重,口渴,脉浮数之风热表证,常配伍川芎、薄荷、藁本、白芷等。2.清利头目用治风热上扰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多泪,常与菊花、决明子、木贼等同用。3.祛风止痛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关节酸痛,常配伍秦艽、防风、羌活、木瓜等。【用量用法】3~9克。煎汤、浸酒或入丸散。【按语】蔓荆子微寒,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
查看详细丁香畏郁金若药含丁香要加郁金
查看详细蔓荆子,中药名。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归胃、膀胱、肝经。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中文名蔓荆子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风界植物界门被子
查看详细蔓荆子是一味中草药,它主要的功效是缓解高血压,以及类风湿疾病。蔓荆子具有清热头目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引起的目赤和肿痛,多泪的症状,如果和补益肝肾的中药一起使用,则可以用于治疗虚证目疾的情况。蔓荆子的性味是辛、苦以及微寒,归的经是膀胱经和肝经以及胃经。
查看详细蔓荊子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祛风止痛,清利头目,主要的作用有:一、用于感受风热之邪,以后所引起的头痛,头昏鼻塞,流黄脓鼻涕,眼结膜充血,红肿疼痛,眼睛分泌物增多。二、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引起的耳鸣耳聋。三、用于风湿之邪侵袭于关节所引起的关节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等。现代药理研究蔓荆子具有镇静,止痛,退热的作用。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