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云南、四川等地。
一般在云南、四川等地。
茯苓是长在松树跟上的一种菌类植物,当然是以东北吉林的为道地药材。。。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茯苓产区全国有2大块。
A鄂豫皖大别山地区,以岳西为集散地。
B云贵地区,鲜茯苓运往湖南靖州。
另外四川,广西,江西,福建也有。不过量不是特别大。
关于质量:云南的大部分地区,茯苓都很好。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安徽岳西县,湖北罗田县的茯苓质不逊于云南茯苓。甚至还略好一些。
自然环境上来说云南最适合茯苓生长,而岳西和罗田地区人工种植和加工茯苓的技术要领先很多。以后的发展趋势应该在云南,因为云南自然资源更丰富一些。
茯苓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
茯苓[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1、利水消肿
茯苓对身体的水肿和小便困难,稀少的人来说,有很好的治疗功效。而且茯苓药性温和,使我们的尿量增加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我们的脾胃。
2、健脾止泻
茯苓能够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其是擅长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泄泻症状,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养心安神
茯苓还含有一些安神的营养成分,对于因工作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出现的精神问题,如经常失眠,梦多,生活中感到抑郁,不爱笑,神经过于紧绷等,都可以通过用茯苓和人参酸枣仁等炖至高汤,来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
有的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总结来说,就是茯苓有健脾、利水、美容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四大养生功效。对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来说,茯苓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茯苓可利水。它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抑制肾小管的重复吸收,具有利尿作用,对健肾有利。茯苓算得上是美容上品,可以净面、养颜,除去黑色素。茯苓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球形菌核,刚采收的鲜茯苓质软,干燥后
查看详细可以。牛大力土茯苓猪骨汤做法准备材料:牛大力、土茯苓、猪大骨头、水晶蜜枣、姜步骤:1、准备牛大力一条,约150克,土茯苓150克,猪骨350克,蜜枣2粒,姜3片。2、牛大力刮去外皮。3、牛大力,土茯苓去了外皮擦洗干净泥土,尽量剁薄块。4、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加水3000毫升,大火烧开10分钟。5、打去漂浮的泡沫,改小火煲3小时。6、煲3小时后,放盐调味,出锅就可以了。
查看详细可以一起吃。和鸭蛋相克的食物鸭蛋+桑椹:一起吃会引起胃痛鸭蛋+李子:一起吃会引起中毒,可以用地浆水治疗
查看详细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和山楂、冰糖、麦芽、淮山、鸡内金、陈皮等中药精心熬制,可助消化、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用于小儿疳积、厌食、腹胀等症状。改善儿童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对脾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让宝宝爱上吃饭就是这么简单!
查看详细茯苓和猪苓是同一种真菌,区别是在于:1、生于松树的根部叫茯苓,生于枫树的根部叫猪苓。2、茯苓的利水作用较弱,猪荃的利水渗湿之力胜于茯苓。3、茯苓有健脾补中,除湿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猪荃只能泻,而无补脾、宁心安神及化痰的功效。扩展资料关于茯苓的功效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关于猪苓的功效与主治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
查看详细土茯苓能够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事实上旧时土茯苓汤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疮毒的,据说,土茯苓为治疗梅毒的要药。《本草备要》称土茯苓:“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虽是治疗梅毒,但对于一般的“湿热”,土茯苓汤的功效更为明显,现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因此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在众多的祛湿汤类中,土茯苓煲龟是民间一道很有名的菜谱。据《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具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