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里面的成分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巴豆种子含巴豆油(Crotonoil)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acid),巴豆酸(Tiglicacid)以及由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巴豆油酸(Crotonicacid)、巴豆酸(Tiglicacid)、亚麻酸(Linolen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花生酸(Arachidicacid)、月桂酸(Lauricacid)等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12,13-二酯(其含量约占巴豆油的4%),巴豆醇三酯(含量约占巴豆油的4%).从油中亲水性巴豆醇二酯化合物中已分离得11种辅致癌物质(Cocarcinogen),称为巴豆辅致癌物A1~A4(A组)和B1~B7(B组).巴豆醇酯是巴豆树脂中的主要成分.种子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Crotin)以及巴豆甙(Crotonoside,即2-羟基-6-氨基嘌呤核糖甙)、生物碱、β-谷甾醇、氨基酸和酶等。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巴豆【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商品规格】本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抗癌药理】抗肿瘤作用:巴豆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和S-180腹水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型和U-14腹水癌,以及艾氏腹水癌皆有抑制作用。给大鼠移植性皮肤癌内注射巴豆油乳剂,能引起瘤体退化。并延缓皮肤癌的发展。巴豆油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杀癌细胞作用。巴豆醇二酯对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多种癌肿。【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g-0.3g。外用:适量。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选方】1、治宫颈癌痛:水红花子60g,麝香15g,阿魏15g,急性子15g,甘遂9g,大黄15g,巴豆10粒,白酒500g,各药捣碎,合在一起,纳入猪膀胱内,外敷痛处,痛止停药。2、治喉癌:(1)巴豆2粒研末,大枣肉3枚,葱白2根,共捣如泥,梨1个,在1/4与3/4处交界处切开,下3/4中心挖空,装入药泥后盖好,上1/4置碗内蒸熟,去药嚼梨,喝汤。(2)蜈蚣5条,全蝎、白僵蚕、虫各30g,新瓦焙干研细末,分成40包,每包倒入鸡蛋内,捣匀,面糊封口,置碗内蒸熟吃,早晚各1枚,24包为一疗程。3、治鼻咽癌:巴豆7.5g,雄黄18g,郁金9g,每次3丸,2小时1次浓汤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巴豆种子含巴豆油()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巴豆酸()以及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亚麻酸()、肉豆蔻酸()、花生酸()、月桂酸()等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12,13-二酯(其含量约占巴豆油的4%),巴豆醇三酯(含量约占巴豆油的4%).从油中亲水性巴豆醇二酯化合物中已分离得11种辅致癌物质(),称为巴豆辅致癌物A1~A4(A组)和B1~B7(B组).巴豆醇酯是巴豆树脂中的主要成分.种子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以及巴豆甙(,即2-羟基-6-氨基嘌呤核糖甙)、生物碱、β-谷甾醇、氨基酸和酶等。

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药材及成分〗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成熟种子。多系栽培。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秋季种子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摘,晒干,破开果壳,取出种子,用仁或制霜。巴豆仁,是将巴豆,用粘稠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去皮,取净仁,炒焦黑用;巴豆霜,是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后碾细,过筛。含巴豆油34~57%,油中尚含巴豆树脂等,另含巴豆毒素、巴豆甙、生物碱等。〖药性功效〗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本品辛热大毒,温通峻泻,善除胃肠间陈寒痼冷,攻痰逐水,药力刚猛,故有刚子之称。主治冷积,腹水,痰壅实证。1.泻下冷积本品辛热,可泻寒实冷积、腹满胀痛,为治疗便结属寒证的药物。2.逐水消肿可用于治疗腹水肢肿。〖临床应用〗1.用于小儿鹅口疮:以巴豆1g,西瓜子仁0.5g,共研后加少许香油调匀,然后揉成小团状敷于印堂穴,15分钟后取下,日1次,一般连用2次。(《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9):548)2.治疗肠梗阻:巴豆去壳,用草纸包好,打碎去净油质,用龙眼肉或荔枝肉包吞,每次0.5~1g(《湖南中医杂志》1986;(6):55)3.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巴豆仁,蜂蜡各适量。将蜂蜡置砂锅内文火熔化,再以毫针扎住巴豆仁在溶蜡中蘸一下,待凉后再蘸,反复两次,拔出毫针,捏闭针孔即成。每次吞服1~7粒,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休息2周,再服第二个疗程。(《河北中医》1990;12(4):10)4.治疗胆绞痛;巴豆仁切碎置胶囊内,每次服100mg,小儿酌减,每3~4小时用药1次,至畅泻为度,每24小时不超过400mg。(《河北中医》1990;12(4):10)〖使用禁忌〗1.用量过大服用巴豆油1/4滴即可见剧烈腹泻,服0.5~1滴即有严重症状,内服20滴即可致死。内服巴豆应正确炮制,压油、加热成霜方可应用。巴豆用量过大,会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肠壁腐蚀糜烂、便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紫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2.接触不当巴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在加工中接触已去壳巴豆、巴豆霜、巴豆油,甚至蒸煮巴豆的蒸气,都可产生急性损害,出现皮肤水肿、水疱,眼鼻灼热感、流泪、发炎。巴豆霜入丸、散剂,不可细嚼,应舌服。3.使用不当巴豆有剧毒,临床使用宜慎重[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一般可先用其它药物。如非用巴豆,应辨明确属寒实便结方可投用。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临床上将巴豆当做一般泻药,泛用于大便秘结者,都可能造成损害。4.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热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5.体弱者及孕妇忌用。畏牵牛。〖药理知识〗1.对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对肠肌有兴奋作用。可产生剧烈腹泻,并有催吐作用。2.有镇痛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3.巴豆含有促癌成分,但也含有抗癌活性物质。4.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流感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5.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药材及〗戟科乔木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熟种系栽培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秋季种熟皮尚未裂采摘晒干破壳取种用仁或制霜巴豆仁巴豆用粘稠米汤或面汤浸拌置光曝晒或烘裂皮取净仁炒焦黑用;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油碾细筛含巴豆油34~57%油尚含巴豆树脂等另含巴豆毒素、巴豆甙、物碱等〖药性功效〗辛、热毒;归胃、肠、肺经本品辛热毒温通峻泻善除胃肠间陈寒痼冷攻痰逐水药力刚猛故刚称主治冷积腹水痰壅实证1.泻冷积本品辛热泻寒实冷积、腹满胀痛治疗便结属寒证药物2.逐水消肿用于治疗腹水肢肿〖临床应用〗1.用于鹅口疮:巴豆1g西瓜仁0.5g共研加少许香油调匀揉团状敷于印堂穴15钟取1般连用2(《西医结合杂志》1987;(9):548)2.治疗肠梗阻:巴豆壳用草纸包打碎净油质用龙眼肉或荔枝肉包吞每0.5~1g(《湖南医杂志》1986;(6):55)3.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巴豆仁蜂蜡各适量蜂蜡置砂锅内文火熔化再毫针扎住巴豆仁溶蜡蘸待凉再蘸反复两拔毫针捏闭针孔即每吞服1~7粒每3301疗程休息2周再服第二疗程(《河北医》1990;12(4):10)4.治疗胆绞痛;巴豆仁切碎置胶囊内每服100mg酌减每3~4用药1至畅泻度每24超400mg(《河北医》1990;12(4):10)〖使用禁忌〗1.用量服用巴豆油1/4滴即见剧烈腹泻服0.5~1滴即严重症状内服20滴即致死内服巴豆应确炮制压油、加热霜应用巴豆用量发严重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肠壁腐蚀糜烂、便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紫绀、血压降、休克、甚至死亡2.接触巴豆皮肤、粘膜强烈刺激作用加工接触已壳巴豆、巴豆霜、巴豆油甚至蒸煮巴豆蒸气都产急性损害现皮肤水肿、水疱眼鼻灼热、流泪、发炎巴豆霜入丸、散剂细嚼应舌服3.使用巴豆剧毒临床使用宜慎重般先用其药物非用巴豆应辨明确属寒实便结投用病即止量临床巴豆做般泻药泛用于便秘结者都能造损害4.服巴豆宜食热粥、饮热水等热物免加剧泻服巴豆泻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缓解5.体弱者及孕妇忌用畏牵牛〖药理知识〗1.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均强烈刺激作用肠肌兴奋作用产剧烈腹泻并催吐作用2.镇痛作用能抑制蛋白质合巴豆油性PMA种力血板凝集剂3.巴豆含促癌含抗癌性物质4.煎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流杆菌等定抑制作用5.服巴豆油20滴致死

巴豆【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商品规格】本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抗癌药理】抗肿瘤作用:巴豆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和S-180腹水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型和U-14腹水癌,以及艾氏腹水癌皆有抑制作用。给大鼠移植性皮肤癌内注射巴豆油乳剂,能引起瘤体退化。并延缓皮肤癌的发展。巴豆油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杀癌细胞作用。巴豆醇二酯对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多种癌肿。【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g-0.3g。外用:适量。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选方】1、治宫颈癌痛:水红花子60g,麝香15g,阿魏15g,急性子15g,甘遂9g,大黄15g,巴豆10粒,白酒500g,各药捣碎,合在一起,纳入猪膀胱内,外敷痛处,痛止停药。2、治喉癌:(1)巴豆2粒研末,大枣肉3枚,葱白2根,共捣如泥,梨1个,在1/4与3/4处交界处切开,下3/4中心挖空,装入药泥后盖好,上1/4置碗内蒸熟,去药嚼梨,喝汤。(2)蜈蚣5条,全蝎、白僵蚕、虫各30g,新瓦焙干研细末,分成40包,每包倒入鸡蛋内,捣匀,面糊封口,置碗内蒸熟吃,早晚各1枚,24包为一疗程。3、治鼻咽癌:巴豆7.5g,雄黄18g,郁金9g,每次3丸,2小时1次浓汤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药材及成分〗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成熟种子。多系栽培。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秋季种子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摘,晒干,破开果壳,取出种子,用仁或制霜。巴豆仁,是将巴豆,用粘稠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去皮,取净仁,炒焦黑用;巴豆霜,是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后碾细,过筛。含巴豆油34~57%,油中尚含巴豆树脂等,另含巴豆毒素、巴豆甙、生物碱等。〖药性功效〗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肺经。本品辛热大毒,温通峻泻,善除胃肠间陈寒痼冷,攻痰逐水,药力刚猛,故有刚子之称。主治冷积,腹水,痰壅实证。1.泻下冷积本品辛热,可泻寒实冷积、腹满胀痛,为治疗便结属寒证的药物。2.逐水消肿可用于治疗腹水肢肿。〖临床应用〗1.用于小儿鹅口疮:以巴豆1g,西瓜子仁0.5g,共研后加少许香油调匀,然后揉成小团状敷于印堂穴,15分钟后取下,日1次,一般连用2次。(《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9):548)2.治疗肠梗阻:巴豆去壳,用草纸包好,打碎去净油质,用龙眼肉或荔枝肉包吞,每次0.5~1g(《湖南中医杂志》1986;(6):55)3.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巴豆仁,蜂蜡各适量。将蜂蜡置砂锅内文火熔化,再以毫针扎住巴豆仁在溶蜡中蘸一下,待凉后再蘸,反复两次,拔出毫针,捏闭针孔即成。每次吞服1~7粒,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休息2周,再服第二个疗程。(《河北中医》1990;12(4):10)4.治疗胆绞痛;巴豆仁切碎置胶囊内,每次服100mg,小儿酌减,每3~4小时用药1次,至畅泻为度,每24小时不超过400mg。(《河北中医》1990;12(4):10)〖使用禁忌〗1.用量过大服用巴豆油1/4滴即可见剧烈腹泻,服0.5~1滴即有严重症状,内服20滴即可致死。内服巴豆应正确炮制,压油、加热成霜方可应用。巴豆用量过大,会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肠壁腐蚀糜烂、便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紫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2.接触不当巴豆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在加工中接触已去壳巴豆、巴豆霜、巴豆油,甚至蒸煮巴豆的蒸气,都可产生急性损害,出现皮肤水肿、水疱,眼鼻灼热感、流泪、发炎。巴豆霜入丸、散剂,不可细嚼,应舌服。3.使用不当巴豆有剧毒,临床使用宜慎重,一般可先用其它药物。如非用巴豆,应辨明确属寒实便结方可投用。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临床上将巴豆当做一般泻药,泛用于大便秘结者,都可能造成损害。4.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热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5.体弱者及孕妇忌用。畏牵牛。〖药理知识〗1.对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对肠肌有兴奋作用。可产生剧烈腹泻,并有催吐作用。2.有镇痛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3.巴豆含有促癌成分,但也含有抗癌活性物质。4.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流感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5.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为什么巴豆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巴豆吃了有可能会导致腹泻发生的,尤其是对于一些胃肠功能比较差的患者来说,在进食大量巴豆之后就会使得肠道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增加,因此患者就会出现腹泻不止的症状

查看详细

巴豆吃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巴豆吃多对身体不利。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灼烧感,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剧烈腹泻;大便带血,头痛,头晕,脱水,呼吸困难,痉挛,昏迷,肾损伤。巴豆辛热,有大毒,属于热性泻药,可温肠泻积、逐水消胀、宿食积滞以及涤荡肠胃中的沉寒痼冷。也常用于外疗疮疡,破积解毒。此外,巴豆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内服有峻泻作用,有很强的杀虫抗菌能力。 

查看详细

巴豆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巴豆又名:老阳子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胃、大肠、肺经。治寒积便秘巴豆有大毒,是一味峻泻药,主要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痰涎壅盛、气急喘促等症。《本草通玄》记载,巴豆“秉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气血未衰,积邪坚固者,诚有神功,老赢衰弱之人轻妄投之,祸不旋踵。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用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须注意,巴豆不宜直接内服,常制成巴豆霜以降低毒性。【

查看详细

巴豆的功效是?

性味性热,味辛;有大毒。功能主治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巴豆【功用主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喉风,喉痹,恶疮疥癣。1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2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2

药材供应

2025-04-30 08:03:17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