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挖掘地黄最佳?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地黄块根的采收以秋后为主,春季亦可采收。一般在叶逐渐枯黄,茎发干、萎缩,停止生长,根开始进入休眠期,嫩的地黄根变为红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期因地区、品种、栽植期不同而异。浙江春地黄7月下旬起收,夏地黄在12月收获。广西春种地黄立秋前后采收;秋种地黄在冬末初春采收。其他地区栽培地黄在10月上旬-11月上旬收获。收获时先割去地上植株,在畦的一端采挖,注意减少块根的损伤。

地黄块根的采收以秋后为主[8u58药材网www.8u58.com],春季亦可采收。一般在叶逐渐枯黄,茎发干、萎缩,停止生长,根开始进入休眠期,嫩的地黄根变为红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期因地区、品种、栽植期不同而异。浙江春地黄7月下旬起收,夏地黄在12月收获。广西春种地黄立秋前后采收;秋种地黄在冬末初春采收。其他地区栽培地黄在10月上旬-11月上旬收获。收获时先割去地上植株,在畦的一端采挖,注意减少块根的损伤。

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有哪些?

生地黄和熟地黄主要从功效、外形、适用人群、制作方法4方面来区分。1、从功效来区分生地黄:性寒,具有凉血解毒、生津止渴、滋阴补肾等功效,大家所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由生地黄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熟地黄:性温,具有补血补气、滋阴补肾等功效。一般熟生地是配合当归、川芎、白芍等一起。2、从外形不同区分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

查看详细

生地黄和干地黄有什么区别?

生地黄的概念要广泛一些包括了才挖出的鲜地黄以及干地黄。相对干地黄其所指有局限性,干地黄(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亦可晒干法而成。临床所指一般是一样的,都是指的干地黄。

查看详细

野生地黄有什么功效?

野生地黄和地黄药效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查看详细

生地黄怎么种植?

刨回野生地黄,切成5-7厘米小段,开沟撒入土中,覆土3厘米厚。如果地旱,要坐水。出苗后中耕除草。雨季少施些尿素做追肥

查看详细

地黄丸共分几种都有什么区别各自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有填精养血之功,对血虚头晕,崩

查看详细

地黄有哪些生长习性?

地黄的生长习性: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厚肉质,呈现圆柱形或纺锤形块状。基生叶丛生。由种子繁殖的地黄当年不能开花结实,第二年由块根再长出的新植株可开花结果。地黄根,尤其上端有许多芽眼,可进行无性繁殖,这是地黄生产中的主要繁殖途径。地黄适应性强,有“三喜”、“三怕”的生长习性: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喜阳光充足,怕阴雨;喜“黄墒”,怕水淹泡。除盐碱地和黏重土壤外均可种植,但肥沃松软的砂质壤土更为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0

药材供应

2025-03-29 15:50:35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3-29 15:50:35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