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又称东洋参,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从中医角度来讲,其本身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清咽利喉的作用。
首先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此类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痰多,患者的痰以黄痰为主,有些患者还可以表现为痰少,不易咳出,或者痰中带血等症状,此类患者的舌头一般舌质比较红,舌苔黄,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采用牛蒡进行治疗,帮助其疏散风热,改善临床症状。
除此之外,还有很好的宣肺透疹的作用,对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的患者,可以起到帮助透发麻疹,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麻疹初发不透的患者会伴有发烧的症状,帮助这些患者透发麻疹以后,也可以帮助缓解发热的症状。
此外还有很好的清咽利喉的作用,对于咽喉肿痛或者扁桃体的发炎,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帮助人体快速的改善临床症状。现代研究也证实牛蒡所含的一些物质可以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很多的细菌,牛蒡对它们都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比如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强的抑菌活性。
牛蒡子的功效是疏散风热,祛痰止咳,解毒透疹[8u58药材网www.8u58.com],利咽消肿。临床上牛蒡子可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肺炎,斑疹,痈疮等皮肤病,以及治疗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牛蒡子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目前研究其治疗肿瘤效果显著,原理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直接细胞毒作用,抗肿瘤细胞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免疫增强作用及抗突变作用,在治疗肺癌、肝癌、胃癌等,均有显著疗效。
牛蒡子中药名别称: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
具有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牛蒡,是指我们经常用的牛蒡根或者它的茎。而牛蒡子就是指牛蒡的果实,它的功效是与牛蒡根有区别的。那么,您知道牛蒡和牛蒡子的区别是什么吗?他们俩能不能一起吃呢?牛蒡的根可以药食两用,但多作蔬菜食用,即使做药,也用于食疗。牛蒡根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
查看详细病情分析:中草药中的牛蒡一般就是指的牛蒡子。牛蒡用于身肿欲裂,风热浮肿,小舌痛,风热瘾疹,流行性热症,头风白屑。意见建议:牛蒡用于身肿欲裂,风热浮肿,小舌痛,风热瘾疹,流行性热症,头风白屑。
查看详细无法治疗,勿要听信偏方,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临床症状好转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3g以下)。肾功能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少尿者应限制液体入量。2.治疗感染灶。3.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预防并发症。4.透析治疗当发生急性肾衰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建议及早治疗,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细牛蒡子有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便秘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中风后便秘病人食用,属凉性,不能多吃
查看详细每次取牛蒡子5-8克,便秘者、减肥者可酌情增加。用开水冲泡2-3分钟即可饮用,也可反复冲泡多次,也可以配以冰糖、红枣、洋参冲泡。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
查看详细繁殖播种种子繁殖,播种期南方于秋季8-9月;北方于春季3-4月;夏季亦可播种。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齐;秋如果太晚,第2年则不能开花结实。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为主。播种前,将种子放入30~4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过后涝出种子晾至不粘手时再播,这样有利于出苗。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40~50cm的行距开浅沟进行条播,将种子(播种时最好将种子与火土灰混合成种子灰)均匀地撒在沟内;或按40~50c
查看详细这些都要在其它药物配合下才能发挥作用,不然以中药这种纯度水平,是无法与抗生素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说,重要的是调整人体自身的状态.
查看详细出现感冒等症状可能与您受凉或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的,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调理就可以改善的,不要过于担心的
查看详细哈哈。。。。清热药竟然能减肥……实在太搞了,现在的杂志都不用负责的吗,这些药物都是清热药物,非常伤胃气,可以预想到结果是吃了之后,胃口很差,所以不想吃饭,导致减肥效果,不过身体也会很糟糕,容易感冒,容易闭经,清热药伤害人体阳气的缘故。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