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又名山茶根、黄芩茶等,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消炎抗癌等作用。主治热病发烧、感冒、目赤肿痛、吐血、衄血、肺热咳嗽、肝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头痛、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痈疖疮疡、烧烫伤以及预防猩红热等症。
煎剂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
黄芩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如“银黄口服液”和“银黄含片”的主要成分就是黄芩提取物。国内外需求量极大。
黄芩主产于山西、河北、辽宁、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以及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根含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甙、黄芩黄酮Ⅰ及Ⅱ、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等。此外,还含有β-谷甾醇、油菜甾醇、苯甲酸、黄芩酶、淀粉等。
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降压利尿、利胆等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湿热黄疸、肝炎、痢疾等症。产于我国西北、东北各省、自治区,四川、云南也有分布[8u58药材网www.8u58.com],以山西产量最多、河北承德质量最好。2~3年收获。
黄芩喜温暖略寒冷的气候,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摄氏度的低温;耐旱怕涝,在排水不良,或多雨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用扦插和分根繁殖。
科学种植黄芩:用种子育苗供移栽的黄芩于10月地上茎叶枯萎,翌年4月萌发返青。应于秋冬季土壤封冻前或第2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开横沟,将挖取的种苗,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按株距8~10厘米垂直栽入沟内,以根头在土面下3厘米为度。栽后填土压紧,及时浇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以无性繁殖进行插穗育苗移栽的,插穗生长半个月后即可移栽。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可先在畦面刨穴、浇水,然后立即移栽。这样插穗的水分损失很小,并能及时吸收水分不萎蔫,而且根与土壤结合紧密无缝隙,成活率高。如果先移栽后浇水,插穗移栽在干燥的土壤中,很容易失水而萎蔫,并且浇水后插穗与土壤结合不紧密、成活率
查看详细中药材诚实通上有很多商家在收购中药材黄芩的,现在是网络时代,不一定要在当地找收购商啊(网文)您是哪里的我收购,——(网文)
查看详细黄芩的芩读:qín一、芩的读音:qín二、汉字释义:1、〔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2、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四、部首:艹五、相关词组:黄芩、白芩、条芩、龟芩膏、芩芍汤一、汉字笔画:横、竖、竖、撇、捺、点、横撇/横钩二、词语释义:1、黄芩: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根色深黄,可入药黄芩之种为多。2、白芩:杜若的别名。3、条芩:黄芩
查看详细黄芩片的副作用是什么?副作用也称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药物正作用是主要的.一种药物常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有治疗目的的作用也并存有非治疗目的的作用。副作用和治疗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治疗目的的不同,也导致副作用的概念上的转变。副作用常为一过性的,随治疗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时候也可引起后遗症。黄芩片的副作用:方中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治疗效果显著,有
查看详细黄芩合理施肥,调节根冠比:黄芩生长期间,每年要追肥1~2次。黄芩追肥以氮、磷、钾三种肥料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两种肥料配合的次之,单独施用一种肥料的效果较差。其中又以氮为最佳,钾次之,磷最次。同时一起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的增产幅度最大,可增产26.0%。但无论是单施或配合施用,较不追肥的均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在北方中下等地力条件下,黄芩三年总追肥量以每667米2追施纯氮13.2~15.5千克,有
查看详细黄芩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和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等。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