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入汤剂一次3至9克,一天的量。研末服,每次1.5至3克,一天2次,连服2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等食物。
扩展资料
鸡内金功能:鸡内金有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口服鸡内金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均有增高,其中消化力的增加出现较迟缓,维持较久。服药后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期的延长及蠕动波的增强。由于胃运动的增强,因此,胃排空率亦大大加快。
服本品后,其对胃液分泌量及胃运动的影响,可能是药物被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的某种体液因素引起的。亦有人认为是胃激素促进了胃分泌机能。鸡内金还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作用。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食鸡内金,可健运脾胃,消食化积。
意见建议:本品应微炒研服,疗效比入汤剂好。
一般都是每天两次,每次两片。但是每个生产厂家不同,含量不一样。所吃的片数就不同。不能乱说。您看一下瓶子上的说明。弄清楚再吃
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作用。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食鸡内金,可健运脾胃,消食化积。鸡内金入汤剂一次3至9克,一天的量。研末服[8u58药材网www.8u58.com],每次1.5至3克,一天2次。
对于您的描述,因无法判断服用者具体年龄和身体状况,为了保证人体健康,建议您遵医嘱后再服用。
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是鸡的一种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鸡内金也被称作是传统的中药之一。
扩展资料
1、治积滞。在《滇南本草》中有记载,鸡内金“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所以,鸡内金堪称化食消滞的妙品,常用于饮食内停、消化不良等症。
2、治脾胃湿寒。脾胃虚寒多伴有食积与湿聚,鸡内金具有健脾胃祛湿消食的功效,可取白术四两、干姜和鸡内金各二两、熟枣肉半斤同煮。
3、治小儿疳病。当儿童形体消瘦、饮食异常、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时,可能有疳积,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可在饮食中适当加入鸡内金调理脾胃功能。
4、治结石。《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写到“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鸡内金能治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和乳腺增生等硬块,对人体内的硬块有一定的软化作用。
5、肾虚遗精。许多人受压力大的影响,身体出现肾虚或遗精等症状,力不从心,精力减退不仅危害健康,还影响家庭幸福,可用鸡内金与芡实、菟丝子、莲肉等同用。
6、健胃消食。
海金沙的作用: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鸡内金作用: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二者都有通淋化石的作用,可以一起口服。
查看详细鸡内金又名:鸡肫皮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广泛用于谷、肉等各种食积鸡内金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无论肉积、米面薯芋谷积等均可使用。因其生于鸡体内,色黄如金而得名。《滇南本草》中亏.鸡内金“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名医别录》中记载,鸡内金还可“王小便不利、遗溺(尿),除热止烦。”【鸡内金小档案】鸡内金全国各地均产,药用部位为家鸡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查看详细金钱草30g、海金沙12g(包煎)、鸡内金10g,水煎服。
查看详细通俗点讲那是鸡的胃最里面的一层有点硬的东西,做菜是不能吃的,要剥下来,但它是好东西,过去老人总是将它焙干研成末给小孩子消食用的,是一味中药。
查看详细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药。如果您非要用这三种熬中药的话,最好加上鸡内金做主药。比如,鸡内金如果是20克,那么车前草和金钱草可以是15克或10克,而海金沙可以更少一些,比如5克。其实肾结石的中药配方有很多,甚至可以自己配置。喝中药太苦,平时可。
查看详细完全可以,鸡内金10克,金钱草10棵,水煎服;也可研末服,每次1.5~8g。研末用效果比煎剂好。功效:能通淋化石,可用治砂石淋证及胆、肾结石等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