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蒙古黄芪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花期6~7月[8u58药材网www.8u58.com],果期7~9月。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
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
这种草药小时候见过,一般生长于山地的向阳坡,小型灌木林中,如北方养柞蚕的矮小柞木林里有杂草的坡地常见,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天麻和黄芪大枣一起吃,没有不良反应,药性比较温和,健脾补气,养阴息风
查看详细是药就有三分毒,有病最好去看医生,没病不要乱吃药!!不同药有不同属性,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保健效果,独特的香气和味道,不同的风味和功效。药性温的最好不要和性寒的搭配饮用,药性补的也不易一起喝,否则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甚至产生毒性。因此,如果没有经过专业人士说明,不可以任意混合搭配,以免产生副作用。山药、大枣可经常吃,其他少吃或不吃~~~~~~~~~~~~
查看详细如果确实存在气虚的表现当然是可吃的,这最好先请当地中医具体辨症后再用。
查看详细气血两虚吃什么补最快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现在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了,好多人都气血亏虚。但身体已经出现亏损,而补气血并不是可以药到病除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中医历史上经典的补气血药材有很多,人参和黄芪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但人参大补元气,常用于治疗久病、大病、大出血等危重病人,不适合用来日常滋补。而黄芪作为“补气诸药之最”,药性温和,不会虚不受补,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血第一良药。您选择的扬子江药业
查看详细可以一起炖的,您加的药都是补气血的。建议每样都少放点,这样才补的进,特别是黄芪当归和党参更要少放,这样吃了才不上火,也才补的进,才能吃了滋润而舒服。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