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性味甘寒,能泻肺平喘、利尿消肿。多用于肺热咳喘、痰多之症及浮肿、小便不利、水肿等症。此外,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白茯苓用于败毒抗癌、利水化饮、健脾宁心,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治疗上述症状可与人参、白术、甘草和用称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不利,以疗效稳健著称,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白芨味苦微寒[8u58药材网www.8u58.com],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芨中富含粘液质,用白芨细粉加水或将白芨煎煮可得到胶状液体,在创伤局部应用有较好的止血作用。研究表明,白芨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对毛细血管缺损起到修补作用,促进创面的生长和愈合
葶苈丸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7丸。得利为佳。葶苈丸主治水肿气满。葶苈丸来源《普济方》卷一九三引《圣惠》。
查看详细摘要选地整地:种植白芨一般选择3月份左右进行,尽量选择疏松肥厚的沙质土壤或者腐质土壤。繁殖方法:一般通过块茎繁殖。栽种方法:种植前要进行开沟,距离保持20cm左右,深度保证为5cm左右,块茎需将芽朝上放置,然后填土。田间管理:在它生长期间需要定期做好除草、保持土壤湿润、松土、施肥、追肥等等相关工作。1、选地整地白芨在种植之前首先要选择好土地,它喜欢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者腐质土壤,非常适合生长在温暖
查看详细这个白及种植可以到专门的批发市场上购买到苗种。在贵州那边是有的。也可以去到那个养殖基地进行购买。
查看详细白芨种植到第四年的10月份,当茎叶枯黄时便可采收。采挖时,把地上茎叶清除干净,然后用四齿小铁耙小心挖出块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立即加工否则易变黑色,留下第一年生出的块茎做种。然后剪去茎秆,放入箩筐内,置于流水处或盛满清水的大木盆内,浸泡1小时,然后用脚踩去粗皮,洗去泥土,放入沸水锅内煮5~10分钟,至无白心时,便捞出晒干。若遇阴雨天气,可用火烘干。烘时温度保持在50~60℃,烘5~
查看详细白芨为地生兰的一种,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其它: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胃。肝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采制】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
查看详细一、白芨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二、栽培(一)选地与整地: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cm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
查看详细白芨与花粉调和可以做面膜。可以为肌肤补充水分,调养气色。
查看详细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各种B族维生素,丰富的铜和锌。西红柿汁:将西红柿榨汁,加入一匙甘油,以此混合液洗脸,每日2~3次,每次洗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涂点护肤霜,可使雀斑消失。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