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甘寒。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降血降火、消咽利膈的功效。金银花别名银花、忍冬花、金花、鹭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二宝花。
金银花的功效:
金银花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金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金银花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金银花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金银花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金银花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金银花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金银花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金银花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金银花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金银花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金银花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
新选金银花采摘后可采取以下方法加工:
1、晒干
金银花过去花区传统的晾晒法,即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的平地或石板,在早晨太阳未晒热地面前,把花针薄薄的撒上一层,厚度以似露非露为宜(太阳光很强可厚一点,以免晒黑花针),当天晒,当天收。
现在,多采用筐晒法。即用木棒制成长2米、宽0.8米、深8厘米的筐架,中间用高梁秸或席(高梁秸不要去皮,以利吸水和避免强光反射)做底制成筐子,每筐晒鲜花2.5—3.5千克,撒匀。将筐子南北向置于通风向阳处,北部用木棒或石块垫高,以利通风,晒成8成干后,可倒入席上翻晒。夜间或遇雨可将筐子叠放在一起放在院内[8u58药材网www.8u58.com],筐与筐之间垫两根横木,然后用席盖上,以防上雨淋露打。
2、烘干
金银花采摘后,靠自然凉晒,时间长,损失重,一等花产量低。随着金银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栽培枝术的提高,收获量骤增,收花次数也增加到五茬。如果花量大可采用烘干。
金银花茶的制作:
一、主料制备:金银花茶需要90%的茗茶作主料。将采来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鲜嫩茶叶,按照绿茶的制作方法制成干茶,要求含水量不超过4%(手捻叶子成粉,手折茶梗即断),并要去除老叶、碎叶、茶末和杂质。
二、银花采收:5至7月为金银花采收期,在此期间,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时,即可采摘,如有已开放的花朵也要一同采收。在同一天内,应在上午9时以前采摘,此时露水未干,不致伤及未成熟的花蕾,而且花的香气最浓,也便于保持花色。
三、茶叶吸香:将干茶与金银花鲜花置于密封容器中隔层摊放,即一层茶叶一层鲜花(金银花必须平摊窗纱网袋中),加盖把容器口密封好。此后每隔2-3小时,将银花提出,把茶叶拌匀,再重复进行二次茶叶与银花的隔层摊放。这样菘叶就能吸附金银花的香气。
四、花茶配制:茶叶吸香完成后,把金银花提出,置于阳光下曝晒,当银花手搓可成粉时,即可与茶叶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即为金银花茶。金银花必须在阳光下晒干,不宜烘干,否则不能保持银花的原有色泽。上述方法制成的花茶,可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