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但有趣的是它却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隶属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头侧扁,头每侧有2个鼻孔,头与躯干成直角形,胸腹部凸出,由10~12个骨头环组成,尾部细长,具四棱,常呈卷曲状,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无刺的背鳍,无腹鳍和尾鳍。雄性海马腹面有一个育儿囊,卵产于其内进行孵化,一年可繁殖2—3代。
海马全世界都有分布,但以热带种类数量较多。海马通常生活在沿海海藻丛生或岸礁多的海区,或附着于漂浮物上随波逐流,可用背鳍摆动直立游泳,以小型甲壳类为食。海南岛四周沿海和西南沙群岛近海都十分适宜海马的繁衍生长共有十余个品种,但药用价值较高的为斑海马、刺海马、日本海马、大海马等品种。目前人工养殖海马已获得成功,海南可因地制宜发展这一名特优品种养殖。
海马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青睐,男士们更是情有独钟。因此海马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据介绍,仅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每年销售的海马就达1600万能只左右。目前,海口三亚等地药材商店和海味商店销售单价为:大海马(干品)约5000元/千克,小海马约为3000元/千克。而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市场销售单位竟高达1200美元/千克左右。因此,在海南购买质优价廉的海马已成为许多中外游客来琼的一项购物活动内容。
捕捞海马多用刺网、围网或拖网,加工方法很简单,洗净晒干就可。海马除了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合成药品外,还可以直接服用健体治病。服用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将海马烘干研成粉末,用纯正的米酒浸泡一个月,每晚临睡前饮一小杯;2.配以当归、北芪、党参、淮山、红枣、杞子等中药和鸡肉炖汤,当作家常滋补品食用;3.每次用一个猪肾,从中间将其剖开,夹住1-2只海马,盛在一个瓷盅中隔水清炖,晚上临睡前食用。
海马主要有以下种类:
膨腹海马、翼海马、西非海马、窄腹海马、鲍氏海马、巴氏豆丁海马、假眼海马、留尼汪海马、短头海马、驼背海马、南非海马、克里蒙氏豆丁海马、虎尾海马、冠海马、新喀里多尼亚多棘海马、软珊瑚海马、丹尼斯豆丁海马、直立海马、费雪氏海马、棕海马、大头海马、长吻海马、东方多棘海马、欧洲海马、刺海马、太平洋海马、贾氏海马、领海马、大海马、库达海马、勒氏海马、梦海马、日本海马、蒙地贝罗海马、北方刺海马、矛盾海马、巴塔哥尼亚海马、彭氏豆丁海马、高冠海马、侏儒刺海马、昆士兰海马、吻海马、萨托米豆丁海马、半柱海马、塞氏海马、花海马、棘海马、西澳海马、三斑海马、泰洛海马、华伦氏豆丁海马、怀氏海马、条纹海马、小海马。
1.克氏海马&脊椎动物门,鱼纲,幅鳍亚纲,海龙目,海龙科
海栖鱼类。海马中以此种体形最大,体长30~33厘米。侧扁,腹部颇凸出。背鳍18~19;臀鳍4;胸鳍18。体环11+39~40。躯干部骨环呈七棱形,尾部骨环呈四棱形,尾端卷曲。除头部及腹侧棱棘较发达外,体上各棱棘均短钝,呈瘤状。头冠低小,尖端具5个短小棘,略向后方弯曲。吻细长[8u58药材网www.8u58.com],呈管状;吻长稍大于眶后头部长度,约等于眼后缘颈背第一棘长。眼较大,侧上位。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隆起。鼻孔很小,每侧两个,相距甚近,位于眼前方。口小,位于吻端;张开时,略呈半圆形。无牙。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鳃孔小,位于头侧之背后方。紧靠于颈部背方第一棘基底。颈部背方中央嵴纹较锐,具2突起状棘;具颊下棘;胸鳍基部下前方,亦有短钝粗强的棘。肛门位于躯干第十一骨环的腹侧下方。体无鳞,完全为骨质环所包。体上各环棱棘均不发达,呈短钝瘤状;唯腹侧棱棘突出,腹下嵴不甚突出。背鳍长,较发达,有18~19鳍条,位于躯干最后2骨环及尾部最前2骨环背方。臀鳍短小,位于肛门后方。胸鳍短宽,略呈扇形,侧位。无腹鳍及尾鳍。各鳍无棘,鳍条不分枝。体淡黄褐色,体侧具不甚规则或呈囊纹状的白色斑点及线纹。
2.刺海马海龙科
体形较大,体长20~24厘米。背鳍18;臀鳍4;胸鳍18。体环11+35~36。头冠不高,尖端具4~5细而尖锐的小棘。吻细长,呈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眶后之头长。体上各骨环接结处及头部的小棘特别发达,仅后部尾环的小棘不甚明显。这是刺海马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特征。体为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一纵列斑点,臀、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呈黑色。
分布于我国广东沿海及福建;日本、朝鲜、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非和红海。
3.大海马海龙科
体形亦较大,体长20~24厘米。背鳍17;臀鳍4;胸鳍16。体环11+35~36。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吻呈管状,吻长恰等于眶后头长。头部及体环与尾环上的小棘均不甚明显。体呈黑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黑色斑点且猕散有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列斑纹,臀、胸鳍淡色。
4.三斑海马海龙科
体形较大,体长10~18厘米;背鲁鳍20~21;臀鳍4;胸鳍17~18。体环11+40~41。头冠短小,顶端具5个短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1/2。体节1、4、7、11骨环,尾节1、5、9、13、17骨环,背方接结呈隆起状嵴,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类为大。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眼上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三斑海马与其他种类的明显特征。
分布于我国东海与南海、福建与广东沿海(包括海南岛)均有出产;此外还分布于东非、新加坡及东印度群岛的沿海。
5.小海马.
体形很小,略侧扁。头部小刺及体环上棱棘发达。体冠较小,有不突出的钝棘。吻短口小。鳃盖突出而光滑,鳃孔小,位于鳃盖后方。体暗褐色,有时可随环境而变化。
海马主要有以下种类:
膨腹海马、
翼海马、
西非海马、窄腹海马、鲍氏海马、巴氏豆丁海马、假眼海马、留尼汪海马、短头海马、驼背海马、南非海马、克里蒙氏豆丁海马、虎尾海马、冠海马、新喀里多尼亚多棘海马、软珊瑚海马、丹尼斯豆丁海马、直立海马、费雪氏海马、棕海马、大头海马、长吻海马、东方多棘海马、欧洲海马、刺海马、太平洋海马、贾氏海马、领海马、大海马、库达海马、勒氏海马、梦海马、日本海马、蒙地贝罗海马、北方刺海马、矛盾海马、巴塔哥尼亚海马、彭氏豆丁海马、高冠海马、侏儒刺海马、昆士兰海马、吻海马、萨托米豆丁海马、半柱海马、塞氏海马、花海马、棘海马、西澳海马、三斑海马、泰洛海马、华伦氏豆丁海马、怀氏海马、条纹海马、小海马。
一、油炸干海马做法:需要用到的材料:干海马、头菜、黄瓜、油适量、盐适量、胡椒粉适量。1、将干海马泡发之后待用。2、经发好后的海马均匀的抹上盐放置二十分钟,待用。3、烧油至7六成热,下海马进行第一遍油炸,炸至焦黄后捞出。4、将炸好的海马放凉后,进行第二遍油炸,炸至脆脆的,像炸鸡一样。5、撒些胡椒粉待用。6、将头菜切成丝摆盘备用。7、摆盘收工。二、海马的功效:1、抗衰老:海马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十分
查看详细功效主治:补肾壮阳,消症瘕。用于肾虚阳痿、难产、症瘕、疔疮肿毒等症。食用方法:1.将海马烘干研成粉末,用纯正的米酒浸泡一个月,每晚临睡前饮一小杯(常用);2.配以当归、北芪、党参、淮山、红枣、杞子等中药和鸡肉炖汤,当作家常滋补品食用;3.每次用一个猪肾,从中间将其剖开,夹住1~2只海马,盛在一个瓷盅中隔水清炖,晚上临睡前食用。
查看详细小通草【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用法与用量】2.5~4.5g。海马性味:甘温。功用:补肾壮阳,消症瘕。主治:肾虚阳痿、难产、症瘕、疔疮肿毒等症。用量:3.5g~10g。禁忌:阴虚有热者不宜。
查看详细10-30克左右海马:海马,鱼纲,海龙目,海马属动物的总称,属于硬骨鱼。头部像马,尾巴像猴,眼睛像变色龙,还有一条鼻子,身体像有棱有角的木雕,这就是海马的外形。分布区域: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功能主治: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治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疔疮肿毒。药理作用:性激素样作用: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即“海马酒”)既能诱发和延长雌性小鼠的动情期,使子宫和卵巢的重量增加,又能使雄鼠前列腺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