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前期可以先按上述剂量喝一段时间后看效果,效果比较明显的话,可以坚持按这个剂量来服用。同时注意观察服用期间有没有其它一些异常,如上火、拉肚子等。如果有的话就需要适当减量来喝了。必要时还是要找中医开方来调整用药和剂量的。下面就分述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及常规剂量。
1、生黄芪:黄芪不仅具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常用于气虚乏力及中气下陷等症。临床上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补气健脾。而且黄芪还能够固护卫阳、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也常与白术配伍。每日常规用量,以9-30g为宜。
2、生白术:白术是一味调补脾胃的中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之功。常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脾虚湿困、泄泻,或水湿停留、痰饮、水肿及体质虚弱、表虚自汗等症。健脾燥湿止泻,常与薏苡仁、茯苓、白扁豆、莲子、山药、陈皮等配伍;表虚不固,常与黄芪、浮小麦等配伍。生白术燥湿利水作用较强,而炒白术则偏于补脾。每日常规用量,以6-12g为宜。
3、当归:当归功能补血,常与黄芪、党参等配伍,用治血虚体弱;因其又能活血,还长于调经,为妇科常用的调经药,如四物汤中治月经不调、经行愆期或过少,常与熟地、白芍、川芎等配伍。当归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可适用于各种瘀滞作痛之症。其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为治血病的要药。当归全身是宝[8u58药材网www.8u58.com],部位不同,功效略有侧重。当归身功能补血,当归尾功能破血袪瘀,全当归活血和血。每日常规用量以6-12g为宜。
4、元参:也叫玄参,为清热凉血药。其味苦、咸,性寒。质润多液,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常用于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无论是外感风热,还是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均可用玄参来治疗,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每日常规用量以9-15g为宜。
5、麦冬:为滋阴药。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之功。其味甘气凉,质柔多汁,长于滋燥泽枯,养阴生津,善治肺胃虚热,且能清心除烦。又有清热润燥滑肠之功,常与元参配伍,用于热病伤津、肠燥便秘。如属脾胃虚寒,大便溏泻或有湿滞者,不宜使用。每日常规用量以6-12为宜。
综上所述,上述五味中药配伍,共奏补气健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功,常用于气虚肺热、津亏肠燥所致的便秘等。
黄芪是补气的,五味子是补阴的,对阴虚阴起的气喘咳嗽有作用。
查看详细黄芪据药典介绍具有补气作用,现代社会,节奏感强,人们精神压力大,有的甚至体力也超负荷运行,给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于是人们就借助药物来填补体力空虚。黄芪因药效稳定,效果显著被人们广泛采用。但要达到气血双补,黄芪与枸杞、大枣等配合是个事半功倍的上选之策。黄芪也称北芪是一种补益类中药,一直以来深受人们追棒,由于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调五脏补气血。现在黄芪不仅是作中药来使用,而且是药食同源保健品。人们把他
查看详细..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0cm,全株密被伏贴白毛。茎多数,由基部分枝,形成密丛。托叶三角状披针形,与叶柄基部连合;单数羽状复叶,长1—3cm,具小叶6—9对,椭圆形或矩圆形,长2—5mm,宽1—3mm,先端圆形或微凹,上面无毛,下面密被伏贴毛。总状花序近头状,具5—10朵花,蝶形花冠淡蓝色,长约8mm。荚果矩圆状半卵形,长6—8mm,具短梗,有毛(图41)。图41库沙克黄芪..地理分布产
查看详细这些药在一起用补气生津止汗的作用,对气虚自汗的一类的疾病有效果的
查看详细当归,(学名:,)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中国1957年从欧洲引种欧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国内有些省区也已引种栽培。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1]、抗老防老[1]、免疫[1]之功效。
查看详细黄芪小孩子是可以吃的,但是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黄芪属于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升举固表、利尿消肿等功效。黄芪适合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小孩子服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宝宝因气血两虚引起的浑身无力、头晕等,以及外邪入侵机体导致的咽喉肿痛、口唇发红、咽干、小便赤黄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黄芪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服用本品前,要详细的咨询医生,严格掌握具体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查看详细这两味中成药中已经含有黄芪和杜仲的成分,不要再擅自加大单味药的剂量。因为它们都是经年验方,中药是讲究君臣、配伍的。如果服用超过两星期以上仍不见效的,建议更换药物为好。
查看详细可以没有问题。这副药主要是补益气血,补肾强筋骨之类的药物。应该是比较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关键还要看是否对症,否则会适得其反。建议您到医院找专业的中医生对症下处方。不要随意自己翻书找这一类补益性质的药方胡乱服用,尤其是年轻人,进补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