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伤后,应该防止毒液扩散,用肥皂水和酒精清洗伤口进行消毒,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来外敷伤口,吸出毒液等。
1、防止毒液扩散。
可及时找一条布条把咬伤部位的上方用布条捆住,这样可以防止毒液扩散,不过要注意十五分钟放开一次,以防被咬伤的部位坏死。绑好后可到医院找专业医生救治。
2、用肥皂水、酒精清洗伤口进行消毒。
如果被蜈蚣咬后离医院远,不能及时去时,把伤口扎住后可马上用肥皂水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如伤口有火辣火辣的疼痛感,则要及时打车去医院处理。
3、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来外敷伤口。
如果是在外面被蜈蚣咬伤的,可采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来外敷伤口,如常见的鱼腥草或是蒲公英就可以,把它们捣烂后外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也可用公鸡的唾液外涂伤处。
4、吸出毒液。
蜈蚣咬后有毒液残留在伤口处,这时可在伤口周围进行冰敷止痛,并切开少许皮肤用抽吸器或是拔火罐等方式来吸出毒液,然后再用高锰酸钾液清理伤口。不过这个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不要直接用嘴吸,否则毒液进入嘴巴也是会有危害的。
蜈蚣咬伤后可以尝试把毒汁挤出来,减少毒液量,用适当的盐肤木的汁液涂抹伤处。
被蜈蚣咬伤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要观察蜈蚣的大小,如果是被中小型蜈蚣咬伤,被咬的地方会出现一个白色的小凸口,伤口旁边大面积出现泛红,还有可能出现水肿,人体表皮坏死,被咬后愈合需要的时间大约在一个星期到三个星期。
但是就算是一个月后也能看到有局部肿胀,常会伴有一些瘙痒的情况,好转的周期长,严重影响了被咬人的正常生活作息。
如果是被大型蜈蚣咬伤,伤口周围会出现灼热,肿胀,期间还会伴有剧痛,严重的人皮肤局部还可能会出现皮肤会死或出现水泡,出现明显的淋巴管个淋巴结炎,毒液被注入人体后还可能进一步被吸收,从而导致全身性的中毒症状,比如会出现头晕,目眩,呕吐,恶心等等,更严重的则会出现昏迷,浑身抽搐。有实例说个别体质弱的人会被蜈蚣咬伤致死的案例。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幸被蜈蚣咬伤,如果伤口较为大,可以尝试把毒汁挤出来,减少毒液量,用适当的盐肤木的汁液涂抹伤处,平常能在家里可以轻易找到花露水,用花露水涂抹伤处也能缓解中毒症状。
一、物理及药物处理方法
被蜈蚣咬伤后的痕迹是一对小孔,除虫公司提示立即将患部用手指抓紧,用力把伤口挤出血来,并尽可能用绷带或布条把患处扎紧,使毒液不至于迅速随血液侵入体内。
蜈蚣的毒液呈酸性,被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或3%氨水、5%-10%碳酸氨钠等碱性溶液冲洗伤口,可以中和酸性毒素。
将南通蛇药片碾碎调成糊状涂擦在伤口周围。切忌用碘酒或酸性药物涂抹伤口。
二、偏方治疗
在农村若被蜈蚣咬伤之后,可捉来一只公鸡,用棉花塞进鸡嘴,使它吐出口液沾湿棉絮之后,用带有公鸡口水的棉花涂在被娱松咬伤的患部,十余分钟之后剧痛立止,最多几个钟头时间,患部红肿即可消除。
将生茄子切开用剖面来涂擦伤处。也可加适量的白糖与茄子一起捣烂[8u58药材网www.8u58.com],敷于患处。切忌涂擦过伤处的茄子再拿来食用,以免二次中毒。
将蕹菜(瓮菜、空心菜)洗净,加盐少许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以起到凉血解毒的作用。敷过伤口的蕹菜坚决不能再食用。
可以用新鲜的蒲公英、扁豆叶、野苜蓿、鱼腥草、马齿苋、鲜芋头等任何一种,捣烂外敷与患处,有止痛、止痒、消肿的作用。
除虫公司提示如果上述处理均不见效,甚至疼痛加剧或全身症状愈加严重,应立即去医院救治。
三、预防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被蜈蚣叮咬呢,下面专业除虫公司小编告诉您!
在家里尤其是平房的住户,应在潮湿的地方如厨房、厕所、墙角、床下撒些生石灰,可以阻止蜈蚣爬行。
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工作要加强个人防护,尽量穿上长袖衫,戴上手套、帽子、披上披肩,裤腿也要扎紧。
如果参加户外运动到野外徒步或露营时,尤其是在潮湿的地方,尽量带好手套、脚套,避免遭蜈蚣侵袭。扎营搭建帐篷时,要仔细查看是否有蜈蚣钻进帐篷,有条件的话在帐篷四周撒一些生石灰,可以避免蜈蚣在帐篷四周爬行活动。
1、速度清洗伤口:
一般被咬伤时,应该马上用纱布在受伤的肢体2-3厘米处紧扎,用清水冲洗,同时用冰块敷,每隔15分钟左右放松一次。挤出伤口处的血液跟毒液,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拔火罐吸收里面的毒液。蜈蚣的毒性是酸性的,需要再用碳酸氢钠洗液,多次冲洗伤口,中和酸性的毒液。
2、伤口处敷药:
可以选用新鲜的新鲜的蒲公英、半边莲、鱼腥草、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洗净后捣烂敷在患处,可以止痛止痒、消肿解毒。也可以用雄黄雄黄甘草研粉,用茶油调制以后涂在伤口处,帮助杀毒,消肿。
3、去医院: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做过简单处理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来使用一些药物,避免毒性对局部的伤害,或者引起过敏性的休克。被蜈蚣咬伤,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以为是小伤口就置之不理,平时也要保持家里清洁跟干爽,注意通风,避免跟减少蜈蚣的停留,以至于被咬伤。
1、碱性水清洗:被蜈蚣咬伤后会出现一对小孔状的伤口,毒液就是从两个小孔注入的,所以清理伤口位置尤其重要。蜈蚣毒液呈酸性,所以但凡被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5%小苏打溶液、3%氨水或5%~10%碳酸氨钠液等碱性水仔细冲洗伤口。切记不能用酸性药物涂擦伤口,比如碘酒等。
2、调制药酒:将等份的的雄黄和甘草研磨成粉后放入碗中,再往里面加入适量茶油,将混合物调匀后涂抹伤口处即可。
3、草药:将新鲜蒲公英、扁豆叶、鱼腥草、马齿苋、鲜芋尖等其中任何一种草药,捣烂后敷在被咬伤的地方,不仅有止痛、止痒、消肿的作用,还会促进伤口的愈合。
4、雄鸡唾沫:根据民间的偏方是,可以用雄鸡的唾沫涂抹伤口,伤口即可痊愈。想要得到雄鸡的唾沫很简答,只需将雄鸡倒提起来,不一会儿唾液即可流出,这时将唾液收集起来涂抹伤口即可。
5、就医:如果经过了处理后的伤口仍然疼痛剧烈,则可以适当地吃些止痛片止痛。如果患处肿痛不但不消退,反而症状加剧的话,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应急处理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直速到医院治。应急处理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
查看详细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9~17厘米,宽0.5~1厘米。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2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
查看详细药性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药效败毒抗癌、息风解痉、退炎治疮。选方①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医学衷中参西录》逐风汤)②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并去失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通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熟(酒)调
查看详细蜈蚣所属的唇足纲()下分整形亚纲()和改形亚纲(),整形亚纲幼虫成虫步足数相等,分为蜈蚣目a(一般21对步足,一些种类有23对)和地蜈蚣目(这是步足最多的蜈蚣类群,从27对到191对不等),改形亚纲幼虫步足数量与成虫不等,分为杯蜈蚣目a(成虫15对步足),石蜈蚣目(成虫15对步足)和蚰蜒目(成虫15对步足)。杯蜈蚣有一阶段只有12对步足,其它两类更复杂一些,比如有的蚰蜒刚开始只有4对步足,在发育过
查看详细有专门防蜈蚣的药,到药市上问一问就知道了1家里为什么有蜈蚣蜈蚣的生活习性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
查看详细肯定有一点,不是狠毒。应该赶紧抹一点碘伏消毒液可以消毒消肿止痒,如果您过一会儿再抹一次,效果更好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