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半夏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选好地后,于10~11月,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
2、繁殖方法
一是块茎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于每年6月、8月、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0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作种,小种茎作种优于大种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砂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种。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
二是珠芽繁殖。夏秋间利用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栽,行距10~16cm,株距6~10cm,开穴,每穴放株芽3~5个,覆土厚1.6cm。同时,施入适量的混合肥,既可促进珠芽萌发生长,又能为母块茎增施肥料,有利增产。
三是种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此法在种苗不足或育种时采用。从秋季开花后约10d佛焰苞枯萎采收成熟的种子,放在湿沙中贮存。
3、田间管理
出苗达50%左右时,应揭去地膜,以防膜内温度过高烧苗。去膜前,中午从厢两头揭开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以炼苗,之后即全部揭去。出苗后结合松土,随时除掉田间杂草。去膜后,地面应及时浇水松土保墒。珠芽膨大期需水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雨季应排除积水。珠芽生长需要培土,在6~8月,成熟的珠芽和种子陆续落于地上,此时要进行培土,追肥2次。生长期长出的花蕾全部摘掉,促使块茎生长肥大,以提高产量。11月半夏枯萎后,将地上部茎叶和掉落的珠芽收集,其中珠地膜平铺在高畦的面上。
4、病虫害防治
白星病:4~5月发生,发病初期可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
叶斑病:于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每7~10d喷1次[8u58药材网www.8u58.com],连续喷2~3次;或用大蒜1kg加水20~25kg喷洒;同时拔除病株烧毁。
防治红天蛾: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洒,每5~7d喷1次,连续喷2~3次。
半夏分布范围:
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广布,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是旱地中的杂草之一。朝鲜、日本也有。
一、半夏(天南星科药用植物)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
二、种植多的地方:
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广布,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是旱地中的杂草之一。朝鲜、日本也有。
三、种植方法:
选地整地: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
繁殖方式:一是块茎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于每年6月、8月、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0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作种,小种茎作种优于大种茎。
二是珠芽繁殖。夏秋间利用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条栽,行距10~16cm,株距6~10cm,开穴,每穴放株芽3~5个,覆土厚1.6cm。
三是种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此法在种苗不足或育种时采用。
田间管理:出苗达50%左右时,应揭去地膜,以防膜内温度过高烧苗。去膜前,中午从厢两头揭开通风散热,傍晚封上,连续几天以炼苗,之后即全部揭去。出苗后结合松土,随时除掉田间杂草。去膜后,地面应及时浇水松土保墒。珠芽膨大期需水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雨季应排除积水。
病虫害防治:
白星病:4~5月发生,发病初期可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
叶斑病:于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每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或用大蒜1kg加水20~25kg喷洒;同时拔除病株烧毁。
防治红天蛾: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洒,每5~7d喷1次,连续喷2~3次。[2]
建议:,法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半夏的干燥块茎,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水半夏为为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的块茎。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两种皆为半夏的加工品,功效略有不同。针对相关疾患,合理安排所服用药物及剂量。
查看详细如果是张仲景原文的话,半夏厚朴汤应该是水洗生半夏,但是生半夏药房多不备。故而可以根据病人情况,来决定半夏种类。比如伴有呕吐的可以用姜半夏;痰湿重的可以用法半夏。但是目前法半夏似有炮制过度的嫌疑,所以一般临床上我习惯用姜半夏。
查看详细(E..)因春实夏熟而名木半夏。落叶灌木,高达3米。小枝具褐色鳞片,叶兼有褐色和银白色鳞片。叶椭圆形或卵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萼筒约与裂片等长,突向基部狭缩。果红色或橙红色,卵形至长椭圆形;果梗长12~25毫米。花期4~5月,果熟期6月。产中国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果食用或酿酒。叶、根、果作药用,治跌打损伤、痢疾、哮喘。
查看详细这三味药没有这方面的作用,一闻就倒的属麻醉药品。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
查看详细是中药.这里我说明一下中药和草药的区别.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而草药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的,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实则是中药和草药的混称.现在来简单说明一下半夏.它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
查看详细属于中药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就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反乌头(附子)但医圣张仲景却将附子和半夏同用“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此为中焦虚寒挟饮所致之腹满腹痛,故以附子粳米汤温中散寒,化饮降逆,这个附子粳米汤的药物组成为:炮附子、半夏、甘草、大枣、粳米。方中附子补阳益火,祛寒止痛,阳旺则阴寒湿浊之邪自除,半夏燥湿化浊,降逆和胃,与附子相配可助附子祛除阴寒湿浊之邪。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