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密蒙花
出处《开宝本草》。
中药学名
别名小锦花、蒙花、黄饭花、鸡骨头花
类别清热泻火药
基原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采制贮藏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主治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主产地湖北、四川、陕西
[编辑本段]别名、性状与鉴别
【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
【性状】本品多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圆锥状,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8u58药材网www.8u58.com],直径0.1~0.2cm;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观: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为4细胞,基部2细胞单列;上部2细胞并列,每细胞又分2叉,每分叉长250~500μm,壁甚厚,胞腔线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数非腺毛,单细胞,长200~600μm,壁具多数剌状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径13~20μm,表面光滑,有3个萌发孔。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肝经。【功效主治】1.清肝热,退目翳用于肝热目赤,羞明多泪,目昏生翳,常与石决明、菊花、木贼等同用,方如密蒙花散。2.益肝明目用于肝虚有热,青盲白翳,眼目昏花,常与枸杞子、女贞子、沙苑子等同用。【用量用法】6~10克,水煎服。【按语】密蒙花甘寒清养,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热,润肝燥,为眼科养血明目常用之良药,不论实证、虚证之目疾,皆可应用。肝肾虚而有热者,用之最宜。【类药鉴别】
查看详细密蒙花的功效是,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查看详细密蒙花的生长地域很广泛,在我国分布在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查看详细密蒙花又名“小锦花”、“蒙花”、“鸡骨头花”等,以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入药。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广西等地。中医学认为,密蒙花性味甘、凉,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目红肿痛、烂眼多泪、怕光、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以密蒙花加石决明、木贼、白蒺藜、菊花、羌活,煎汤,内服,可防治泪多、怕光、红肿疼痛、视物不清及眼部时痛时痒等症。
查看详细这两样东西最好是分开煲汤,炖至时间一小时左右即可出锅,味道好极了,隔壁家小孩都会被您馋哭!
查看详细我觉得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吧我觉得应该用栀子花比较好一些
查看详细可以的,只羚羊角太昂贵了,一般都是磨粉少许冲服的。
查看详细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密蒙花的食用方法及禁忌介绍: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查看详细可以,有点苦。可以润肺,明目更多就是害怕这种花是药材不允许添加食品允许的放心不要和茶叶和在一起就行给个评价,
查看详细黄芪益母草可以量大一点,黄连密蒙花益母草乌梅女贞子可以等量,肉桂量最少5克或以下。(如您实在找不到原方量,我可帮您配一下,猜到您方是治什么的,但不敢说疗效是否好坏)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