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是一味中药,在中药店中有售.是治疗寒积所致,平时生活中是没有替用品.
巴豆
【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
【其他名称】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
【汉语拼音】Badou
【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
【性状】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
【性味】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8u58药材网www.8u58.com],喉风,喉痹,恶疮疥癣。1.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2.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3.用治痈肿脓成不溃,本品有蚀疮排脓之功。
【用法用量】多入丸散。外用适量。大多制霜用,以减轻毒性。内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注意事项】畏牵牛。
【禁忌】畏牵牛。无寒实积滞、体虚及孕妇忌用。
【炮制】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
【采制】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