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是一种中药。
1、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2、中文学名:桑螵蛸。桑螵蛸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目、螳螂科,可以分为大刀螂、小刀螂、巨斧螳螂。
扩展资料:
桑螵蛸的作用和功效
1、治疗肾亏
桑螵蛸既能补肾助阳,又能固精止遗,是治疗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所导致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的常用药物,常常与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覆盆子等同用以达到固精止遗的作用,与益智仁、龙骨、远志等配伍以缩尿止遗,也可用于治疗妇女腰酸带下病。
2、治疗小儿遗尿
桑螵蛸对于功能性的遗尿有很强的治疗作用,而小儿的遗尿多属于功能性的遗尿,用桑螵蛸治疗最为恰当。
3、治疗盗汗虚劳
人体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衰弱,中老年人和房事过多的年轻人都容易出现精液白浊、盗汗虚劳的现象。桑螵蛸对这种功能性的疾病有很好的恢复和治疗的作用,常常用来做治疗盗汗的首选治疗药物。
4、促进消化
桑螵蛸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胃壁黏膜的刺激作用,它能够使胃酸大量分泌,这与桑螵蛸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活性酸有关,能够帮助消化,并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于便秘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桑螵蛸
桑螵蛸
拼音名:
英文名: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247
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
lata()或巨斧螳螂ra()的干燥卵鞘。以上
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
至虫卵死后,干燥。
【性状】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
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8u58药材网www.8u58.com],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
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
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5~5cm,宽1~1.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
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4cm,宽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
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炮制】除去杂质,蒸透,干燥。用时剪碎。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用法与用量】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单方治大病可能性不大,最好是到医院找专业医生看看,指导用药,河北省占卫中医药研究院遗尿科就是专一治疗尿床病的,有时间去咨询咨询吧!
查看详细应该没有【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用法与用量】5~10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查看详细一般没有成药,可以自制:人参茯苓远志石菖蒲盐炒桑螵蛸盐水炒龙骨煅龟板酥炙,等分为末。临卧服二钱。人参汤下。桑螵蛸散能安心神,固滑脱。用于肾虚不固而致尿后余沥、小便频数,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睡中遗尿,或梦遗失精等。
查看详细桑螵蛸高粱米粥:桑螵蛸20克,高粱米100克。将桑螵蛸水煎3次,取汁混匀,加入高粱米煮粥食用。每日1剂,2次温服。效用:益肾固精。用治遗精、遗尿、小便失禁等。香菇炒肉片:水发香菇120克,瘦猪肉100克,调料适量。按常法烹制菜肴食用。每日1剂。效用:健脾益气,滋阴补肾。用治小便失禁。
查看详细用量为人参汤调下夜卧时服,每次6克。方剂组成为桑螵蛸,远志,喜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酥炙)各30克。方中加入益智仁,覆盆子等,可培强涩精缩尿止遗之力。若健忘心悸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兼有遗精者,可加沙苑子,山萸肉以国肾涩精。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