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连翘
拼音名称:
英文名称:
拉丁名称:e
别名:黄花条、落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痈肿疮疖、瘰疬。用量6-15g。
性味:性微寒,味苦。
化学成分:含桦木酸()连翘甙()、牛蒡子甙()、罗汉松脂甙()、松脂素()、连翘醇甙C、D(,D)等。
生长地:生于野荒坡或栽培。主产山西、河南、陕西。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a(Thunb.)Vahl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2—4m,枝条下垂,有四棱,髓中空。叶对生,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宽2—5cm,先端锐尖,边缘有锯齿,一部分形成羽状三出复叶。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叶腋;花萼4深裂;花冠金黄色,4裂,内有红色条纹;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蒴果卵圆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表面散生瘤点。花期3—5月,果期7—8月。生于山野荒坡或栽培。主产山西、河南、陕西。
采制:秋季果实初熟略带绿色时采收,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时采收,晒干,习称“老翘”。
连翘花的花朵虽然不大,但满枝金黄,花色点点,带有几分娇艳,令人喜欢。连翘,有大、小连翘之分。其中以东北连翘,陕西、湖北的秦连翘,云南丽江连翘和台湾连翘比较有名。连翘可种植于庭院,或作花篱,观赏之余还可采集果实入药。连翘的花、叶、茎、根也均有药用价值。食用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刀性肾炎、丹毒、疖疮肿毒、小便不利、肺脓肿、紫癜和视网膜出血等症。
连翘二声【读音】:liánqiáo【基本解释】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连翘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仅供参考
查看详细连翘叶用途能够做药材之外还可以泡茶喝,连翘提取物St.John’s.WortP.E.是从连翘叶中提取的一种能够治疗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等病毒的产品。连翘叶属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叶片。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和《神农本草经》记载,巴蜀所产连翘*,茎、叶可治心肺积热、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咽润喉,长期服用令人面悦好、明目清心、轻身耐老,令人焕发青春活力。
查看详细连翘花盆景的生长特点:连翘的萌生能力强,在平茬后的根桩或干支,都能繁殖萌生,较快地增加分株的数量,增大分布幅度。连翘枝条的连年生长不强,更替比较快,随树龄的增加,萌生枝以及萌生枝上发出的短枝,其生长均逐年减少,并且短枝由斜向生长转为水平生长。
查看详细鱼腥草(英文名HERBA)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
查看详细种子繁殖的一般得3-4年后开花结果,扦插的当年生根成活,一般移栽当年或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连翘为木犀科植物,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症。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强心、抗肝损、镇痛、抗内毒素、抗病毒、降血压等作用。也可用于食品天然防腐剂或化妆品,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
查看详细连翘花是晒干好还是阴干好我认为还是晒干好应干弄不好会腐烂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