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大黄和大黄是同一种中药吗?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大黄

【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江西、湖北]、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江苏苏州]

【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

Rumex

[R.

],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

大黄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科属分类:蓼科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

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江西、湖北]、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江苏苏州]

【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

Rumex

[R.

],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

大黄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科属分类:蓼科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

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不同,

1.大黄是西部名药,青海西宁、甘肃宕昌、岷县、武威、陕西陇县、留坝、城固等都是著名产地。固西大黄特指这些产地的大黄。也有叫北大黄的。

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2米左右,光滑无毛,中空。根生叶大,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厘米以上,3~7掌状深裂,裂片全缘或有齿,或浅裂,基部略呈心形,有3~7条主脉,上面无毛或稀具小乳突,下面被白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互生;叶鞘大,淡褐色,膜质。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弯曲,开展,被短毛;花小,数朵成簇,互生于枝上,幼时呈紫红色;花梗细,长3~4毫米,中部以下具1关节;花被6,2轮,内轮稍大[8u58药材网www.8u58.com],椭圆形,长约1.6毫米;雄蕊9,花药稍外露;子房上位,三角形,花柱3,向下弯曲,柱头头状,稍凹,呈"V"字形。瘦果三角形,有翅,长9~10毫米,宽7~8毫米,顶端微凹,基部略呈心形,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成药: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2.土大黄: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m。根生叶大,有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上部叶渐小,变为苞叶圆锥花序,花小,紫绿色至绿色,两性,轮生而作疏总状排列;花被片6,淡绿色,2轮,宿存,外轮3片披针形,内轮3片,随果增大为果被,缘有牙齿,背中肋上有瘤状突起;雄蕊6;子房1室,具棱,花柱3,柱头毛状。瘦果卵形,具3棱,茶褐色。种子1粒。花果期5-7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性凉

【归经】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主肺痨咳血;肺痛;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

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江西、湖北]、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江苏苏州]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RumexmadaioMakino[R.daiwooMakino],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大黄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科属分类:蓼科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什么是制大黄?

制大黄是和生大黄加以区别的。生大黄就是原纯中药材料而制大黄是把生大黄经过酒的泡制、蒸等一系列过程处理,就成了制大黄,它和生大黄在药理上是有区别的。很多中药都这样,比如生地熟地,制半夏,炙甘草等。

查看详细

制大黄和生大黄有什么区别?

1、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2、制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如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的大黄虫丸。【功效的区别】1.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2.大黄具有泻下

查看详细

大黄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大黄的作用: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查看详细

何首乌、合欢皮、大黄能治精分?

何首乌,核桃分心木,菟丝子三者可以一起泡水喝,具有补肾的作用!祝您健康快乐!,何首乌,核桃分心木,菟丝子三者可以一起泡水喝,具有补肾的作用!祝您健康快乐!

查看详细

大黄粉牵牛子火麻仁厚朴玄参麸炒枳实是治什么?

这几种药一起用主要是治疗便秘的,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来咨询。更多请问一岁多的宝宝经常便秘能喝这几种药吗可以喝这几种药的,没有什么影响的。请问这些中药可以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一起吃吗?这些吃了宝宝会不会有副作用啊?急急,这些中药可以和这个药一起吃的,没有什么影响的。肯定有副作用的,很容易引起腹泻的。

查看详细

大黄茶是如何生产的?

1.将大黄用清水冼净,切碎备用。2.将茶叶放进茶壶内,加入沸水略洗一下,备用。3.将泡茶的材料全部准备就绪后,将大黄放进装有茶叶的茶壶内,用沸水冲泡。待茶泡好后,加入少量蜜糖,随渴随饮。注意事项:1.孕妇,月经期间量多者,大便泄泻者不宜饮此茶。2.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没有郁热,没有瘀积者,本茶宜少饮用或不用。3.大黄的选择,以锦纹大黄品质最佳。其质地坚实,颜色鲜黄,有红筋起,切开实质呈黄白色,夹有赤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4

药材供应

2025-03-31 12:00:53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3-31 12:00:53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