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播种采用块茎和珠芽。(1)块茎播种①种茎选择:结合采收或每次半夏倒苗(6~8月)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块茎做种用。②种茎贮藏:种茎选好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沙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③播种期:以春栽为好,秋冬栽种产量低。早春5厘米地温稳定在6~8℃时,即可用温床或火炕进行种茎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0℃左右时,15天左右芽便能萌动。二月底至三月初,雨水至惊
查看详细半夏的别名有以下: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半夏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西中兽医药植》),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植药志》),捉嘴豆子,地巴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
查看详细半夏无论圆叶还是尖叶子,只因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也不同。半夏都是经过炮制才使用的,因为炮制所用的辅料不同,而在临床上所叫的名字也不同。如果用生姜和白矾共同炮制叫做姜半夏;如果是清炒的,用白矾炮制就叫清半夏;用石灰和白矾甘草共同炮制叫法半夏,分为三种。姜半夏,性味比较温,而且有小毒,应该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和作用为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姜半夏擅长于止呕吐,清半夏擅长于化痰。法半夏擅长于健脾燥湿
查看详细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可用于脾不化湿,痰涎壅滞导致的咳嗽,痰多,气逆以及痰逆头疼;还可以用于胃气上逆导致的恶心呕吐;还可以用于痰热结胸导致的胸脘痞闷以及梅核气等。半夏轻度中毒可出现舌、咽、口腔麻木和肿疼,流涎,呕吐,张口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半夏有毒成分难溶于水,经长久加热,可以破坏,不能单纯被姜汁所破坏,而能被白矾所消除。
查看详细半夏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亦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前茬选豆科作物为宜,可连作2~3年。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可与玉米、油菜、麦类、果木林进行套种。具体方法是在头一年播种小麦时,将麦垄加宽至30厘米,预留半夏播种行,第二年春分时节,在预留播种行中,开深8~9厘米的沟太深出苗迟,影响产量,浅则易旱死,以2~3厘米的株距,撒播半夏种茎。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