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向来就得到许多中药医师的认同了,而且在中医方面雷公藤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能够治疗麻风反应,治疗肺结核还有其他肺部疾病等,还能有效地解毒,因此服用过程中应该按剂按量服用。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
雷公藤,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
功效与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2、抗肿瘤作用: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作用: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4、其它作用: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可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碍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还只选用与关节病性和脓疱型银屑病。
中医应用
1、治疗麻风反应: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将木质部切片晒干。每用4钱,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不加盖)3~4小时,取褐色药液250毫升,早晚分服。
2、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净晒干,切碎。每31.2克雷公藤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约500毫升(使每10毫升含生药0.62克)即成。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疗程中按规定剂量服药,基本上无副作用;若体质较弱者,可有恶心、胃肠不适及畏寒怕冷等反应。
3、中毒与解毒: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据有关单位研究,雷公藤对机体的作用有二:一为对胃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一为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并能引起肝、心的出血与坏死。临床所见的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区疼痛、血粪等。为慎重起见,对患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患的病人及孕妇应禁用;对治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药。
看完了关于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其实雷公藤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害的中药,服用不正确的话,容易出现中毒的状况。因此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在服用雷公藤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生,这样才能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向来就得到许多中药医师的认同了[8u58药材网www.8u58.com],而且在中医方面雷公藤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能够治疗麻风反应,治疗肺结核还有其他肺部疾病等,还能有效地解毒,因此服用过程中应该按剂按量服用。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雷公藤,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功效与作用1、免疫调节作用: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2、抗肿瘤作用: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3、改善微循环作用: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4、其它作用: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可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碍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还只选用与关节病性和脓疱型银屑病。中医应用1、治疗麻风反应: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将木质部切片晒干。每用4钱,加水2500毫升,文火煎(不加盖)3~4小时,取褐色药液250毫升,早晚分服。2、治疗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于夏末秋初采根,洗净晒干,切碎。每31.2克雷公藤加水1000毫升,以文火煎熬,待煎至约500毫升(使每10毫升含生药0.62克)即成。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排痰、发热、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疗程中按规定剂量服药,基本上无副作用;若体质较弱者,可有恶心、胃肠不适及畏寒怕冷等反应。3、中毒与解毒: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据有关单位研究,雷公藤对机体的作用有二:一为对胃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一为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并能引起肝、心的出血与坏死。临床所见的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区疼痛、血粪等。为慎重起见,对患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患的病人及孕妇应禁用;对治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药。看完了关于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其实雷公藤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害的中药,服用不正确的话,容易出现中毒的状况。因此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在服用雷公藤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生,这样才能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是药都有点毒的,和激素混用影响多少有点,还是单开吃的好,
查看详细药材名称雷公藤拼音LéiGōnɡTénɡ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f.,以根、叶、花及果入药。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性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杀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搽患处。注意不可内服。敷药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备注(1)雷公藤中毒则恶心,呕
查看详细雷公藤又称水莽草、黄药、黄根藤、菜虫药、断肠草,属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主要以根的木质部入药,皮、茎、叶列入研究之中。雷公藤味苦性寒,能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消肿散积、杀虫止血,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和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等作用。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病、麻风病、肾病、银屑病、白血病等。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雷公藤还具有抗生育、抗艾滋病毒作用。雷公藤自20世纪70年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为
查看详细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理研究也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查看详细读音:[gān]部首:艹五笔:AAFF释义:1.甘草。2.甙的别称。雷公藤多苷片,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查看详细雷公藤高产的田间管理:每年进行中耕除草2~3次,边锄草边松土,大面积栽培的可用除草剂喷除。结合中耕除草,头年可适当追氮肥、尿素、碳酸氢铵10~15千克,或淋施人畜粪尿1000~1500千克,以后每年以追施磷、钾、复合肥或农家肥为主,以促进根的形成和长粗。若以茎、枝、叶供药用的在每年10~11月施肥前适当采摘部分茎叶后应及时追施秋芽肥,以促进茎叶的快速萌发健壮生长,从而抵抗冬霜袭击,保证根、冠的协调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