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拉丁学名:.N..B.Ho),多年生草本,高。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河南等地,多生在低山坡、荒坡、沙地、田边和路旁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可作药用。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
【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甘遂(拉丁学名:.N..B.Ho),多年生草本,高。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河南等地,多生在低山坡、荒坡、沙地、田边和路旁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可作药用。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
【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甘遂是中药
【中药名】甘遂
【别名】猫儿眼、肿手花、头痛花、甘藳。
【英文名】。
【来源】大戟科植物甘遂.N..P.Wang的块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细长而弯曲,部分呈连珠状,外皮棕褐色,其上生有少数细长的侧根及须根。茎丛生,直立,基部淡红紫色。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9厘米,宽4~10毫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总花序顶生,有5~9伞梗,每伞梗再二叉状分枝;杯状聚伞花序总苞钟状,先端4裂;腺体4,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呈新月形;雄花多数[8u58药材网www.8u58.com],长短不等;雌花,位于总苞中央,子房3室,花柱短,顶端3裂,柱头头状,微2裂。蒴果近球形。花期4~9月,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分布于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宁夏、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药材性状】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状,长1~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
甘遂(拉丁学名:EuphorbiakansuiT.N.LiouexS.B.Ho),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河南等地,多生在低山坡、荒坡、沙地、田边和路旁等,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可作药用。【性味】味苦;性寒;有毒。【归经】脾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功能】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传统中药认为这两种药是反药,就是说这两种药放在一起用会产生剧毒!
查看详细甘遂属于泻下药。主要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是解毒的药物,但是它的毒性也很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使用注意】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我告诉您甘遂也是一种常用药物。各大药店中药材专柜都有售。不良反应:甘遂的毒性作用较强,连续静脉给药7天,可见心、肝、肾的中毒性组织学改变。甘遂注射液有很强的溶血作用。本
查看详细病情分析:意见建议:有毒,干草虽然能缓蜈蚣的烈性,但不能与甘遂相配伍,“十八反”中第一反就是干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查看详细甘遂的种子播种方法: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种子应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应把种子放冰箱或干燥器内贮存。于封冻前冬播,或来年早春播种,直播者行距30~35厘米,盖土1~1.5厘米,出苗后按株距25厘米左右定苗1株。育苗移栽,育苗行距10~15厘米,苗高8~10厘米左右移栽,行株距30厘米*5厘米。
查看详细制甘遂那个中药店都有买,生甘遂要到中医院,医师开毒性处方才能买到。
查看详细甘草是0.4元10g,甘遂也不贵,得威治大药房都有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