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又名《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庭筠(约),原名岐,字飞卿。
望江南为豆科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或小灌木植物。以种子、根和茎叶入药。根及种子含大黄素、柯桠素、鞣酸、毒蛋白、脂肪、黏液质等;叶含微量蒽醌衍生物、山扁豆素。药理试验证明,种子中所含大黄素有致泻作用;根煎剂能改善消化、消除痉挛,并有驱虫作用。味甘、苦,性平,有小毒。种子有清肝、明目、健胃润肠的功能。用于高血压头痛、目赤肿痛、口腔糜烂、习惯性便秘、痢疾腹痛、慢性肠炎
《望江南》,是个曲牌名,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有名的词作有温庭筠的《望江南》,苏轼的《忆江南》、《江南好》。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苹(pín)洲。(人教版)注解: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望江南,词牌名,又名“
望江南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下旬之间播种比较好,不同地区可根据气温来调整种植时间。望江南的种子,相对坚硬。所以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使用水将种子浸泡一天时间左右,等到种子完全晾干了之后,再进行播种。
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
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