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太子参可用块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时收获时间晚一年,并且太子参种子不易采集,生产上一般不用。
繁殖方法
1、块根繁殖:于采收时边收边选种,以芽实完整、参体肥大、无伤及病虫害的根为好。栽种期间在霜降前后,过迟顶芽已膨大,须根长出,栽时易受损伤。在已整好的畦面上,沿畦纵向开沟,深12厘米,将种参斜摆在沟的一侧边,芽头位置一致,距地表6厘米,俗称“上齐下不齐”;按行距12~15厘米再开新沟,将挖出的土覆在已摆好种根的沟内,新沟内再行摆种,依次栽种,最后将畦面整成弓背形。每667㎡用种根80~100千克。此法称做斜栽或竖栽。也可将种根平放在沟内,使之头尾相连,行距同前,覆土6厘米,称做平栽或睡栽。种根繁殖覆土厚度相当重要[8u58药材网www.8u58.com],过深参根大,数量少,产量低,过浅参根小,质量差,以5~6厘米为宜,此法产量高,生产上多采用。
2、扦插繁殖:于生长旺盛时,剪取地上枝条长5~6厘米,每条具有2~3个节,将节间全部插入地里,顶端叶片露出地面;扦后7~10天生根。
3、种子繁殖:蒴果易开裂,种子不易收集,因此往往利用自然散落的种子,原地育苗。在原栽培地收参后,用耙耧平,施上1次肥,种一茬萝卜、白菜,收获后再耧平,第2年春已落地的种子发芽出苗,长出3~4片叶子时即可移栽或到秋季作种根之用。种子繁殖,当年仅形成一个圆锥根。
太子参栽种后次年7月份收获,大部分叶呈枯黄时即可采收。收挖太子参时选择晴天,易抖掉泥土,收获过早或过晚都影响产量和质量,如若延迟收获,常因雨水过多而造成腐烂。除留种地外,太子参均不能在地里久留,以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可以,刺五加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效,可与太子参、黄芪相配伍。
太子参、麦冬、枸杞均是中草药,在弄明白各自的药性,和自己的体质、症状前最好不要乱配乱喝,比如枸杞不适宜外感实热、脾虚泄泻者服用,正在患感冒发烧、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还有,中药要找中医望闻问切,另外中药讲君臣佐使,有相生相克,不是自己就可以配制的,弄不好有时会适得其反。还有,中药的药性要煮才可以出来的,所以说煎药。枸杞、麦冬入药可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但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太子参花叶病受害植株叶片皱缩和呈花叶状,植株萎缩。病毒可在植株体中积累,以带毒的种根为繁殖材料,或由带毒的昆虫传染,引起发病并扩大危害。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太子参的产地分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