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茱萸栽种后8~10年便开花结果。最佳采收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最晚应在10月底以前采收。过早采摘,果肉干瘪,颜色不鲜,影响产量和质量,过晚易被鸟啄、落果减产。果实成熟时,枝条上已着生许多花芽,因此,采收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花芽,以免影响来年产量。选择晴天采摘,采回后,除去枝叶,果柄等杂质立即加工干燥。
果实采收后[8u58药材网www.8u58.com],除去叶片、果柄和杂质,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以能捏出种子为度),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或稍凉后捏去果核,置于簸箕或竹席上摊薄晾干或微火烘干(切忌急火烘烤或在锅内炒干,以免影响颜色,达不到商品标准)。不能及时捏皮去核的果实,一定要摊晾,不能堆积,以免沤烂。经加工的成品,以净皮无核,肉厚柔软,色紫身干者为佳品;皮中有核、皮色变黑者为次品。
山茱萸苗的移栽定植适宜在每年冬季落叶后或早春尚未发出新芽前进行。栽种时,选择阴天,带土把苗挖起,如苗木要远运则根部用黄泥浆浆根后用稻草包扎成团才起运。选择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地种植。
山茱萸又叫山萸肉、山芋肉、山于肉等,成熟果实为中药,产地主有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吧!
山茱萸分布在北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以海拔600~800米的丘陵地区 分布最多。喜温暖气候,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要求平均气温为5℃~16℃。花期怕低温,授粉的最适宜温度为12℃左右,若温度低于5℃则会受冻,这是山茱萸减产的主要原因。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干旱,高海拔地区冬季严寒和春季的晚霜,往往是限制山茱萸栽培的因素。
如果您用这些东西来泡酒喝,想使早泄得到改善,效果会恰得其反。慎之。
山茱萸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炮制一般多为“山萸肉”,也有用到“酒萸肉”,“山萸肉”用采摘的山茱萸进行炮制,“酒萸肉”则是用山萸肉进行酒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山茱萸的炮制方法吧!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曾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在中国史料及中医著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