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人参中的林下参,人工培育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依据长白山人参生物学特性,模拟野山参的生态环境,将长白山人参种子或种栽种植于林下,在人为稍加管护下,自然生长十三年以上,使林下山参的根部形态及其内在质量与野山参相媲美。此法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实行集约化、立体化栽培,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生产绿色中药材。
一、选地
1.林地
以柞、椴、色树等为主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树龄在20年以上,树高10m以上,要求林地树木稀疏高大,林冠下生有灌木丛2m以上,构成乔-灌-草立体植物结构,林间郁闭度0.5 - 0.8。
2.坡向及坡度
坡向以东南坡、北坡、西北坡为佳,正南坡、西南坡不利生长。坡度10~25°为宜,一般选择坡的中段种植。
3.土壤
为暗棕壤土,腐殖质含量≥3.5%,土壤PH5.5~6.5,底土为黄粘土,中层为活黄土,表土为腐殖土,并且达到7cm以上,其上有4cm以上枯枝落叶层,土壤整体呈现上松下紧,松而不散,紧而不坚。
二、整地
一般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前即可整地。按照郁闭度在0.8左右伐掉过密的树林和小灌木,将林下杂草及影响光照1m以下的灌木丛全部割除,清林后规划土地,按自然地形确定栽参区域,一般依山势坡度适当采取横山和顺山或成一定角度作畦。每隔30~50m搂一顺水沟,种植带间保留30~50cm隔离带,植被保留。
(农田栽参,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且要收获后休闲一年才能种植。选地后,于封冻前翻耕l-2次,深20厘米。翌春化冻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农家肥4000千克,与土拌匀,以后每l-2月翻耕1次。栽播前1个月左右,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整地作畦,平地栽参多采用正南畦向,畦面宽l-l.5米,略成弓形,畦高25-30厘米,畦间作业道宽50-100厘米。唯向依地势、玻向、棚式等而异,应以采光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有利防旱排水及田间作业方便为原则。)
三、直播
1.品种选择
选用上一年生产的籽粒饱满、有正常色泽、无病粒的长脖系或二马牙品种。
2.种子处理
于7月末8月初果实成熟后采收,中华人参网建议搓去长白山人参种子果肉并用清水淘净,漂除瘪粒,捞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弱光下晾干,使长白山人参种子含水量不低于14%.然后在不透雨的棚下挖掘催芽槽,槽底铺5cm厚细河沙,再装入河沙与种子按2:1混合物,上层覆盖10cm厚的河沙,槽内温度保持16~18℃,湿度保持10~15%,通常情况下90~120天可裂口,秋播和春播均可。此间每隔15~20天倒种一次。
3.播期
春播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一般播催芽种子。秋播8月上旬~9月上旬播水籽,10月中旬至结冻前播催芽种子。
4.播种
点播,视地况随机在林地内刨坑,4cm见方,深7~8cm,每坑播1~2粒长白山人参种子,覆土后轻轻压一下,并覆盖碎树叶。
穴播,用木棍扎穴,株行距20×20cm.
条播:划出长10~20m,宽4~6m种植区,区间留50~100cm作业道,横山开沟深7~8cm,间隔50cm.
四、移栽
1.选栽
应选择长脖长白山人参苗为主,体重为1g以上,脖长在2cm以上,或选收获商品时二马牙园参,要求体形自然、根茎相对稍长、无病参做为种栽。
2.栽植
在栽植地横山开沟,立栽,分枝摆放自然,株距3~4cm,行距25~30cm,覆土深度为5~6cm,并覆盖青草及树叶。
五、管理
1.光照
林下参生长5年后[8u58药材网www.8u58.com],需足够的光照,应及时调整林木郁闭度,在每年夏、秋两季注意林间观察,发现郁闭度过大的地方,需在冬季清理树冠,调整郁闭度在0.6~0.7.
2.掐花
在5月中、下旬长白山人参未开花前将花蕾掐掉,当花梗生长5cm时,从花梗上1/3处将整个花序掐掉。一般林下参不采种,目的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根重,若为后续生产提供种源,可在7年以后留一次种,在生产实践中,尽可能不留种。
3.除草
播种后一、二年内,由于苗小,杂草易发生欺苗现象,春季应把超过人参株高的杂草用刀割掉。
4.排水
雨季应注意田间检查,防止水土流失,并疏通好排水沟,对种植面裸露地方,应随时补足覆盖物。早春化冻前和雨季,长白山人参秧下水分过大时,可搂出附近的落叶,促进水分散失。
5.看护
播种后的林下参地要采取封林措施,严禁人、畜危害。特别是进入生长十年后的林下参,加强看护,以免被盗。
六、病虫鼠害防治
为确保林下参生长环境及品质接近野山参,一般情况下不打药防治,但在大面积发生病虫害时也要进行适当药剂防治,防治方法同园参。
1.病害
地上植株出现病斑时,用手掐去有斑的叶子,防止其继续蔓延。当发现黑斑病、锈腐、根腐病等根部病株时,应及时挖除,并撒石灰粉消毒后,填充无污染新土。
2.虫害
金针虫与蛴螬等害虫危害近土表面的茎和地下参根,除结合整地和松土时捕捉,还可采用诱杀、毒饵等办法捕杀。
3.鼠害
林下参易遭受花鼠、鼢鼠(瞎耗子)、山鼠的危害,是林下参生产不可乎视的重要防治环节。花鼠易发生期在早春和种籽成熟期;鼢鼠在整个生长期,雨后尤盛;山鼠在春季雨后,秋季入冬前。防治应在鼠害易发季节,对花鼠采取笼、网捕捉,然后放生远离参地区域,对其它鼠类,除埋设箭、夹、笼、压板等器械捕杀外,还可用0.05~0.1%敌鼠钠盐或0.05%杀鼠灵放置于鼠洞或种植带外围。或将拌有2~10%磷化锌鼠药调成浆糊,粘在玉米芯上,堵住鼠洞。
七、采收
当生长年限为13年以上时,可达到采收标准,采收时间为秋季参叶变黄,越冬芽长大之前进行。采收时用镐在植株生长范围内四面扩开表土,以不伤参根为度,用树根先从植株基部破土,然后沿主根、支根、须根剥土挖取,并用青苔、草皮或适量松软的腐殖土,埋在筐等容器内,保护参体不受损伤。
规格 | 周均价 | 周涨跌 | 月涨跌 |
---|---|---|---|
生晒25支 | 380 | 0% | ↓ 17.78% |
生晒80支 | 226.7 | 0% | 0% |
生晒45支 | 303.3 | 0% | 0% |
人参的基础属性
别名:生晒参,白参,人衔,鬼盖,黄参,山参,园参
简介: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产新时间:九月,十月
生长环境:人参多生长在具有1月平均温度-23-5℃,7月平均温度20-26℃的气候条件下,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一般生长在气候条件为年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参喜冷凉湿润气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土壤要求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为宜。
繁殖方式:种子,分株,扦插
本文选择传统常用中药人参为实例,以化学模式为基础,通过调研确定人参各常见伪品(桔梗、商陆、华山参、羊乳)的特征化学成分,采用色谱方法检出伪品的存在,对单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检出药材中多种伪品做了有益尝试,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的拓展,不仅能鉴别药材的掺伪与否,而且能确定所掺伪品的种类,将更好地保证用药安全。
有益肾壮阳、补气健脑的功效,是可以放在一起泡酒喝的。因温热药大多,是可以加养阴的枸杞的。海蛇即是海龙,在这重复了。分量除人参、鹿茸要定量以外,其他药物份量一般可随便。
人参菌核病要侵害4年生以上参根,芽苞、芦头亦可被害。根部发病初期外观无异常,但内部组织松软,指压易碎,后逐渐呈灰黑色软腐。病株地上茎叶前期略呈皱缩,后期枯萎死亡。春秋两季温度低、湿度大及土壤透气不良时,易发生蔓延。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等作用,自古以来被国人誉为进补佳品,适宜冬季进补和春季养阳,服用人参的方法主要有煎服、蒸服、泡药茶和药酒等,操作方法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人参的吃法有哪些吧!
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大补元气,补中益气,回阳固脱,中药中有独参汤,用老山参一只煮汤药,可以抢救危重病人,即使是绝症病人用独参汤也可以吊命,保证其短期内不会死。所以古人才会夸张性的说可以起死回生
这种情况考虑是出现了肾阳虚,建议配合使用桂附地黄丸,枸杞是滋阴清热的,不建议使用。平时可以多吃点黑豆羊肉,狗肉山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