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土壤肥、湿的地方适合白芨种苗生长,成型后白芨叶子大,块茎肥厚;但相对于沙土居多,土质松散粘性比较低的土壤来说,土壤容易渗透水分和肥料,不利于保水和保肥。相对而言,湿度、有机质与腐质含量都比较低,这样的土壤不利于白芨生长,通过分析得出白芨属于中性土植物。综上所述,白芨偏喜湿但又较为耐干旱中生植物,适合有机质与腐质较高的红、黄夹砂质土壤之间,PH数值在6.5-7.5之间较好。
白芨是兰科多年生划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性微寒,味苦、甘,具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在中药里属止血类药。传统上它对肺结核、矽且、肛裂等症有较好疗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肺痨的主药之一。《本草纲目》指出:“白芨,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藉苦气寒,善入肺经;凡肺叶破脶,因热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
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cm、深5~6cm,按株距10~12cm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土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kg。
白芨是收敛止血类常用药,目前大多还是依赖野生,但野生资源是有限的,连年的狂采滥挖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野生白芨产量急剧下降,供需矛盾日益扩大,解决资源短缺的最佳办法就是人工种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芨一亩投资多少钱吧!
白芨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等,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白芨的块茎,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药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观赏可盆栽室内或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芨种苗怎么培育的吧!
白及一般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