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本品清肺热,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重要药物。凡是肺热或热毒导致的咽喉肿痛均可应用。症状轻微,单用山豆根就有效。咽痛剧烈常与栀子、连翘、桔梗同用。如虚火上炎,山豆根可与元参、射干同用。牙龈属胃经所过,牙龈肿痛一般是胃火上炎导致,可将山豆根与黄连同用。本品有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疮疡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病毒性肝炎以及某些肿瘤等疾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但同时伴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常用剂量为3~9g。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生物碱有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怀素等.近年来山豆根中毒患者较多见,尤其是超量服用者。
第一片复片展开时间苗,定苗,确保密度,进入花荚期是需要各种营养元素最多的时期,需根外追肥,一般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5-1千克,加硼砂100克,对水50-60千克喷施。一般进行2-3 次中耕除草,可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特别注意除草剂的类型,以防对植株造成危害。
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干燥根及根茎【成品性状】干燥根呈规则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20~35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皮孔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浅棕色并见环状形成层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心无髓有豆腥气味极苦粗壮块大、粉多者佳主产贵州、广西【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
秋季8、9月,将山豆根的根部挖出,用枝剪除去地上部分。把根部的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