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槲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臭梧桐味辛、苦、甘,凉。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平肝。桑白皮味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地龙味咸,寒。归肝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喜暗、喜安静、怕光、怕盐、怕辣及植食性、穴居性等特性。蚯蚓一般4~6月龄性成熟,性成熟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一般在夜间进行。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牛粪养蚯蚓技术吧!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蚯蚓用途广泛,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净化环境,而且能为禽畜提供蛋白质,还可以制成中药,治疗相应的疾病。虽然蚯蚓的这些用途很早就有人知道,但是蚯蚓的规模化养殖却并没有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