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等,为豆科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芪种子怎么种吧!
黄芪是我国著名传统中药材及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以黄芪为原料的中成药达200多种,随着黄芪医疗保健范围不断扩大,对黄芪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发展黄芪生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芪的种植条件和种植效益吧!
蒲公英非常的常见,经常在路边田野上可以看到,许多人只是将蒲公英当成一种美丽的花朵,实际上蒲公英也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药材。那么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蒲公英当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有着抗氧化的作用,所以经常用蒲公英泡水喝的话,可以美容养颜,还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蒲公英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蒲公英泡水喝可以保护肝脏,如果本身就有肝脏疾病,那么坚持喝一段时
黄芪苗期生长缓慢。应勤中耕除草,出齐苗后可进行第1次中耕,此时苗小根浅,应以浅除为主;第2次在苗高5厘米左右结合第1次间苗进行,第3次在苗高8~10厘米,第4次在定苗时进行。到了第2年以后,则在4月、6月、9月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时注意向土垄培土,使土垄保持原来的宽度。黄芪育苗地要及早进行人工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地表层不板结。为了减少杂草生长,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氟乐灵,除草可达到95%以上。
黄芪种子具有硬实特性, 一般硬实率为40%~80%,种皮透水性差。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有70%~80%的黄芪种子不能萌发。生产上,一般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黄芪种子吸水膨胀后,在15℃~30℃的温度下5天即发芽并达到发芽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