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最大的巨人差不多吧
非洲蝼蛄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35毫米,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据记载全世界约有40种,我国有6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主要有华北蝼蛄和
北方地区蝼蛄2年发生1代,在南方1年1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清明后上升到内地表活动,5月上旬~6月中旬容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第一次危害的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转入地下活动,6~7月为产卵盛期。9月份气温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危害高峰,10月中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层土中越冬。华北蝼蛄3年发生1代,成虫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当年秋
蝼蛄目前世界有五十多种。蝼蛄在全国有不同的称呼,像拉拉蛄、地拉蛄、土狗子、地狗子,是一种杂食害虫。温暖湿润,多腐殖质、低洼盐碱地,施未腐熟粪肥的地块受蝼蛄为害重。常见的有南方蝼蛄、台湾蝼蛄、华北蝼蛄、东方蝼蛄等。蝼蛄食性杂,主要以成虫、若虫危害花卉的根部或靠近地面的幼茎。成虫、若虫常在表土层活动,钻筑坑道,小苗受害严重,蝼蛄在土中咬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
蝼蛄的读音是lóugū,声母是l、g;复韵母是ou;韵母是u。【解释】:昆虫,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也叫蝲蝲蛄(làlàgǔ)。华北蝼蛄:黄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被褐色细毛,头暗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暗红斑点,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0-2个刺,多为1个。东方蝼蛄:灰褐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