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金蝉花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夜啼心悸,有良好的疏风散热、定惊安神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有镇静、镇痛、解热等作用,毒性较低。金蝉花入药有严格的要求。要依据患者病情、病理分型、发病因素、患者体质、甚至精神因素等综合诊断才能判断是选用金蝉花单味药还是复方入药,而且要分清真伪。只有根据辨证施治、因症施药方能取得临床功效,切不可迷信或夸大某一药
它的根是蝉蛹或山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长2.5-6cm,中空,其柄部呈肉桂色,干燥后呈深肉桂色,直径1.5-4mm,有时具有不孕的小分枝,其头部呈棒状,肉桂色,干燥后呈浅腐叶色,长7-28mm,直径2-7mm。子囊壳埋生在子囊座内,孔口稍突出,呈长卵形,
金蝉花晒干后,保存得当可保存18个月不变质。金蝉花放在通风的地方风干,然后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也能使它的保质期相当增加。新鲜金蝉花可低温保存,把它放入冰箱里面冷场可保存一个星期左右,另外把它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可保存一年时间不变质,这是保存新鲜金蝉花的方法,也是最理想的方法。相关说明金蝉花保存的难题有两个,一是金蝉花一出土2-5天就必须采挖,否则在土壤里发霉
金蝉花是一个很不错的中草花,是很多人群选择的一项不错的保健药物,功能也是比较全面的,但是有很多人是不能服用金蝉花的。那么金蝉花哪些人不能吃?
金蝉花有多种吃法,那么金蝉花怎么吃效果最好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金蝉花的食用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