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栽植当年就可收获, 具体采收期因品种、播期不同而异.早熟品种8月即可采收, 而晚熟要到11月采收,同株籽粒成熟也不一致,一般待植株下部叶片转黄, 籽粒已有80%左右成熟变色时, 即可收割,割下的植株可集中立放3-4天后用打谷机脱粒,脱粒后的种子摊晒至干即得壳薏苡,可供保藏,用脱壳机碾去外壳和种皮, 筛净晾晒即得薏苡仁, 以供药用和食用。一般亩产200~300千克,高产时可达500千克。
皂角刺又名皂刺、皂针,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全年均可采集,但以9月到翌年3月为宜。其性温,味辛,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等症。市场上有以鼠李科植物酸枣树的刺冒充皂角刺,使用时注意鉴别。
一般幼苗期可以套种柴胡、知母、丹参、板蓝根等药材,成熟期杏树树冠较为稠密,可以套种喜阴温环境的药材。
白鲜皮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市场价格35-40元/公斤,人工栽培3-4年亩产干品300--500公斤左右,每亩纯效益10000--15000元左右。
在佛手定植后的当年,除留一主干,50厘米以下的芽全部抹除,上部留3~5个壮芽,以便将来形成3~5个基本分枝。开花结果后,每年初春或10~11月采果后都应修剪1次,剪去枯枝、病枝、弱枝、过密枝,以及交叉下垂枝,以增加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一般强枝、短枝不剪,衰老枝短截,徒长枝打顶。无花夏梢和晚秋梢一般不保留,需保留的可剪去1/3?2/3,促使抽生短枝,因为果结在短枝上。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可适当抹去无花芽以保果。主干和大枝条上的春芽也应全部摘除,但夏季后的芽可适当保留,以利树冠发展。摘刺亦重要,以防刺伤果实。
两种桔梗,丹参,白芍,牡丹,玄参,白术这些药材。一年生的玄参,防风、丹参,2年生的桔梗,天花粉,4年生的白芍,牡丹。亳州那里有大面积种植药材的基地。西瓜、烟草,土地承包到户。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种植,年年有种植的循环性周期。有些农民除种粮外,留部分土地栽培管理省事的芍药、十里五里生朝霞。亳芍产区较为集中的五马镇、谯东镇、十九里镇、棉花、朝天椒等农作物。这将大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