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是比较喜欢寒冷怕热的一种植物,它一般是生活中海拔高度在1700米左右时山区。对土壤质量的要求不是很的严苛,需要排水性能适宜、而且土层比较深厚,含有丰富的腐殖质褐色土和沙质的壤土为最好。那么,大黄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白前种植株行距可依据土地肥瘦状况而确定,肥沃的30厘米×40厘米,中等的30厘米×30厘米,穴深3厘米。定根后,要浇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当归生产上撒播用种量每亩4~5千克,条播4千克左右,使当归保持适宜的群体结构,利于获得高产。如播种过少,虽然生长快,根大而重,但易形成大苗、叉苗,栽后容易早抽薹。如播种过多,易形成小苗、弱苗、栽后成活率低,且加大种植成本。
秋季收获时,选择直径0.7-1厘米粗、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苦参根作种根,湿沙藏至翌春。早春3-4月,将种根切成4-6厘米小段,按行距株距深度35厘米×25厘米×6厘米的规格,将切好的种根竖着放入穴中,一穴一段,大头朝上,切勿颠倒,覆土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苗。每亩用种根50公斤左右。用根段种植,开花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药材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