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分根繁殖。播黄芩根系直,根叉少,商品外观品质好,同时省工。扦插虽可繁殖,但生产中很少采用。分根繁殖虽然生长快,但繁殖系数太低,生产中很少采用。
黄芩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因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必须把地整好。整地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深耕细耙,畦面要求细、平,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以不做畦。春播在3、4月,夏播可于雨季播种,也可冬播,以春播的产量最高,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于雨季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厘米厚,播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0.50—1公斤。因种子小,为避免播种不均匀,播种时可掺5—10倍细砂拌匀后播种。播后及时浇水,经常保持表土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高6—7厘米时[8u58药材网www.8u58.com],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补苗,补苗时一定要带土移栽,可把过密的苗移来补,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2、扦插繁殖:最适宜扦插期为5、6月份,植株正处于旺盛的营养生长期,剪取茎枝上端半木质化的幼嫩部分(茎的中下部作插条成活率很低),剪成6—10厘米长,再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面叶片。插床最好用砂,或比较疏松的砂壤土也行。一般应随剪随插,按行株距10×5厘米于床内,插后及时浇水,并搭棚遮荫,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太湿,否则插条会变黑腐烂。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90%以上,插后期40天即可移栽。
3、分根繁殖:在收获时注意选高产优质植株,把根剪下供药用,留下根茎部分繁殖材料用。如冬季挖收,把根茎埋于室内阴凉处,第2年春再分根栽种;如春季收获,则随挖、随栽,把根茎分开为若干块,每块都带有几个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厘米于大田。山坡地采用此法栽种成活率较高,栽后同一般管理。
从近几年种植情况来看,老产区的陇西、渭源、岷县、宕昌等地面积都有相对的缩减,从库存方面,受库存丰厚影响,黄芪交易区相对于党参交易区显得较为萧条,人气不高,其行情一直处于“温水煮蛙”状态。那么,2019黄芩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如何?
黄芩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由于野生资源的逐渐匮乏,现多为人工栽培,我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黄芩的繁殖方法有扦插繁殖、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黄芩喜温暖,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的低温;耐旱怕涝,在排水不良或多雨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
,可以喝的,是有去火的作用,再者平时多喝水可以有效的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
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功效,深受市场的青睐,种植前景广、效益高。为了提高黄芩种植的经济效益,实现黄芩的高产种植十分重要。现将黄芩的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地整地人工栽培黄芩,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采用大垄高床技术,
种子繁殖取种柴胡开花期将近2~3个月,种子成熟很不一致,并且非常容易掉下来,需随熟随收,最终可连结果枝剪下来,晾干获得种子,去净残渣预留。种子的品质规定是子粒圆润,尺寸匀称,色泽鲜明,具原种类优质特点,无病害,出苗率高,发芽率强。那样的种子播种后生长发育齐整,方便管理,并可降低田里野草和害虫伤害。种子直播播种期依据本地标准适度把握以能做到苗全春梅为目地。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