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芪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
食用黄芪的注意事项
1、食用黄芪有时间限制:在春天不适宜吃黄芪,因为春天是生发季节,人体需要宣发,而黄芪有一定进补效果,不适宜在这个季节服用。
2、对人群限制:感冒、生理期女性都不适宜吃黄芪,而且身体感受结实的人不适宜吃黄芪,黄芪适合气虚脾湿的类型,这种人群身体一般都存在虚胖症状[8u58药材网www.8u58.com],因此不符合这类人群。
3、黄芪食用要点: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4、黄芪用量:黄芪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黄芪时不可擅自加大剂量,否则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所以黄芪泡茶喝也要有个度。
黄芪以3-4年采挖的质量最好,年限不宜过短或过长,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目前生产中一般都在1-2年采挖,但药材质量欠佳,建议生长3年采挖。
黄芩和黄芪都是常见的中药材,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虽然黄芩与黄芪只有一字之差,但功效、主治、性状都截然相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吧!
黄芪不论直播或育苗,通常在苗高6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间苗,以后再进行第2次间苗,然后进行定苗。穴播每穴留苗3~4株,条播每隔10~12厘米留壮苗1株,育苗每2~3厘米留苗1株,将弱苗、病苗拔除。如果缺苗,则选择雨天带土补苗,或重播经过催芽的种子。如缺苗多过时,以补播为宜。
可以。黄芪补气,决明子清肝名目,平肝潜阳,润肠通便,枸杞益肝明目
黄芪采收于秋季茎叶枯萎后进行,一般9月中下旬采收为佳。当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以免造成减产和商品质量下降。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
杜仲、黄芪、枸杞、决明子一起泡茶喝能够补气健脾,滋阴补肾、养心安神。常可用于气虚疾病以及肝肾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