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什么时候采收?黄连通常在移栽后第五年收获。据试验,黄连栽后生长满5年收获的,较4年收获的单产增加54.61%;第六年收获的,一般比第五年收获可增产10%~15%。因此不宜提前收获,但也不宜超过6年,因过分延长生长期则黄连生长势减弱,根茎易腐烂,品质差,产量下降。
黄连的采收
黄连收获一般于10~11月进行,收获过早,根茎水分多,不充实,折干率低,但又不宜过迟,如迟至翌年春季雪化后收获,植株已抽薹开花,养分被消耗,根茎中空,产量降低,品质差。
黄连宜选晴天先拆除荫棚,然后用二齿耙挖出全株,敲落根部附土,齐根基部剪去须根,齐芽苞剪去叶片,即得鲜黄连。分别收集根茎、须根及叶片,运回加工。
黄连种子的采收
黄连种子质量与栽培年限有很大关系,生产上一般选用移栽后三四年所结的种子。黄连种子的成熟期一般在五月中上旬[8u58药材网www.8u58.com],因海拔高度不同,成熟期有早有晚。
种子成熟的标准是,蓇葖果由绿变为黄绿色,种子也变为黄绿色时为种子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种子很容易由果实顶端的小孔处掉落,特别是遇大风雨,造成损失更大,如采收过早,种子未成熟,发芽率也低。
采种应选晴天或阴天无雨露时进行,采时连同果茎摘下,因果茎脆嫩,用手就可折断,摘下的果茎,要拿正,切勿倒置,避免种子从果端小孔掉出,及时装入背篓内,搬入室内阴凉处堆积,经1至2天即可脱粒。用棍敲打或手揉搓,抖出种子,再用水清选,使果皮杂质及瘪籽浮出水面漂走,沥干种子,再作贮藏。
这些药泡脚是没问题的。比如脚上有脚气并发感染,湿疹这些的泡泡可以的。
黄连适宜生长在上层为腐殖质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下层为保水保肥力较强的壤土或黏壤土中,药农称之为“上泡下实”的土壤。黄连不宜连作,需经2~3年轮作后,才能再栽培黄连。
黄连别名王连、宣连、川连、鸡爪连等,为毛茛科植物。主要栽培种有黄连(味连)和三角黄连(雅连),以根状茎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凉血明目,除湿热止泻痢,治心火肝热、头晕、目赤、烦燥、热毒。
黄连亩产量一般在100-300公斤,此外黄连须根亩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小檗碱含量在5%左右,是仅次于根茎的产品。其他如黄连叶、黄连渣等均可作兽药用。
若是黄芪量微就可以,黄芪量多就不行.因为黄芪补气必助火,与大清叶,板蓝根,黄连,金银花,同时饮用则不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