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白絹病是附子(乌药) 的主要病害,多发生在夏 秋高温多湿季节。感病后,块根开始腐烂,茎上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块根大部分腐烂,叶片萎蔫,最后植株死亡。在土面和根部,可见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和褐色菜籽状菌核。
防治方法
1、选用水稻轮作4~5年或玉米、小麦轮作5~6年以上的土地。
2、整地时每亩施入70%敌克松1.5千克进行土壤消毒。
3、选无病乌药(无焦疤、软腐及白色菌丝的块根)作种[8u58药材网www.8u58.com],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3小时。
4、从5月上旬至8月底经常检查,发现病株,立即将病株病土挖出集中到田边一角深埋,病穴撒石灰消毒,同时对病株周围的相邻植株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淋穴,以防蔓延。
叶斑病俗名“麻叶病”。一般发生在4~9月。病斑在叶上显现圆形或楠圆形,有时呈扩散形的病斑,具轮纹,严重时叶片枯死。
附子含有乌头碱,乌头碱的毒性很大,如果附子服用过量是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的,可能会出现恶心、手足发麻、心慌、呕吐、呼吸缓慢、血压下降等问题。如果不良反应过于严重,是可以致死的。附子有一定的毒性,孕妇不适合食用,以免流产;另外,附子属于大热性药物,阴虚阳亢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助阳解表之功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鼓邪外出,良药相合,温散寒邪而恢复阳气,共为主药;辅佐细辛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既能珠麻黄发汗解表,又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补散兼施,可使外感寒邪从表散,又可因护其阳,使里寒为之散逐,共奏助阳解表之功。
白附子的药材基原始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德干燥块茎中药方子中的白附子一般要求先煎白附子属于熄风止痉药其功效是:祛风定惊解毒散结止痛有显著的祛痰作用;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破伤风;有抗炎作用;可以抗心律失常;还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白附子有毒一般入药要先煎如果是制白附子的话一般先煎30-60分钟到尝着没有麻辣的感觉为宜
王不留行别名王不留、麦蓝菜。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r的干燥种子,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
附子有毒,需要先煎,而不是后入一般情况下,熟附子用量为10克时,宜先煎30分钟,20克时先煎40至60分钟,30克时先煎60分钟,100克及更多时先煎3小时以上,直到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具体时间以医嘱为准。是否与其他药物同煎,应谨遵医嘱,否则,易引起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