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常生长在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区不能生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川贝种子怎么种吧!
种子培育
川贝母在6~7月采挖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100公斤。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
后熟处理
川贝母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2/3,胚先端呈弯曲[8u58药材网www.8u58.com],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选地整地
1、选地:川贝母种植地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选种1季大麻,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
2、整地:川贝母种植地需要在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每亩用堆(厩)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堆沤腐熟后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弓形。
播种方法
1、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2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2~2.5公斤。
2、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3000~50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3、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这个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说,川贝放了三年按理来说已经超过了保质期,但是中药和食品不同的是,如果川贝没有出现受潮、起霉、虫蛀的现象,那么放了三年的川贝还是可以继续服用的。如果已经有长霉、虫蛀的话,那么就不建议再继续服用。
山楂和梨是平时我们经常会吃的两种水果,山楂是酸甜可口,主要用来开胃的,但是雪梨属于偏凉的水果,对消肿消炎止咳化痰有着很好的功效,很多人觉得山楂和雪梨是不能一起煮的,因为会对身体有幅作用,实际上这两种食物结合在一起根本不用担心,还可以搭配上百合银杏一起煮粥或者是煮汤喝。一般来说,银耳、百合、银杏、梨、山楂、柠檬是可以在一起煮的。但是银杏要相对的少放一些。通常放
可以啊,枇杷叶川贝都是止咳化痰的,陈皮祛湿消食开胃,很好的。
川贝母是没有毒的,但是如果服用不当或用药人群不当,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日常用法:3~8g,可煎服;研粉冲服,每次1~2g。
川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药用植物,生长在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川贝母有什么副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