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白芷种子播期分秋播、春播两种,以秋播为好,河南秋播在白露前后,河北于处暑至白露之间,四川于白露至秋分之间,浙江于寒露前10天进行。气温较高地区以秋分至寒露为宜,播种过早,白芷植株当年生长过旺,第2年部份植株提前抽苔开花,根部木质化不能药用。播种过迟,冬季降水量少,气温较低,播后不易发芽,影响生长。
白芷种植的田间管理
1、间苗:出苗后株高4-7厘米时间苗,可进行1-2次。穴播留苗5-8株,条播的每隔7-10厘米左右留苗1株。按株距10-12厘米定苗。间苗时,留叶柄青紫色或植株基部扁形的壮苗,留成三角形或梅花形,以利通风透光。
2、松土除草:结合间苗进行除草,苗期除草要用手薅或浅锄,以后可进行中耕除草,使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以利生长。
3、施肥:一般追肥3-4次[8u58药材网www.8u58.com],第1、2次均在间苗、中耕后进行。每次每亩施稀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第3次在定苗后进行,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公斤,加入3公斤尿素。清明节前后进行第4次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公斤,撒施草木灰150公斤,施后培土。浙江第1次在3月间苗后,第2次在4月除草后,第3次在立夏前施肥。一般冬季施圈肥。施肥应注意当年宜少施,以防徒长,提前抽苔开化。第2年宜多,辅以磷钾肥,促使根部粗壮。
4、排灌:白芷播种后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生长期,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植株生长需要,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病害或烂根。
白芷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药材,在神农百草经中就有白芷的记载。白芷对很多疾病,内科、外科、妇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随着中药材中硫磺的限制使用,白芷这种中药材开始迅速崛起。
白芷根腐病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病原为菜豆壳球抱Macrophomina Goid,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真菌。调査发现白芷栽培过程中并无根腐病发生,白芷根腐病主要发生于收获后的加工、干燥过程中,一般发病率在15%左右,严重时可达30%,甚至全部腐烂。
白芷的美白功效很好,但是建议搭配其他美白的东西一起进行美白,取适量的白芷粉,加上蛋黄和蜂蜜,再配合一点橄榄油,进行敷面,可以很好的美白,其次和其他的补药一起炖补来吃也是可以的
白芷如何留种?白芷留种方法:收获白芷时,选粗细均匀,大小适中和健壮、无病虫害的根,移栽于种子田。种子田选择土质肥沃,有排灌条件的土地,深翻30cm,按株行距各60cm,挖30cm左右深的坑,每坑施土杂肥1.5--2kg,与土混匀,在将白芷根栽于坑内,填土踩实、浇水。
白芷为一年生作物,一般1年为一个采收周期,亩产(干品)500-550公斤,现今市场价格在8-10元/公斤,一般亩收入5000-5500元,除去1000元左右的成本,亩产效益在4000-4500元。
春播白芷当年即可采收,9月中下旬采;秋播白芷第二年8月下旬叶片呈现枯萎状态时采收。当叶片桔黄时开始收获,选晴天,将白芷望叶割去,作为堆肥,然后用齿耙依次将根挖起,抖去泥土,运至晒场,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