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属常用中药,生长周期三到五年,白芍在我国众多的地方都有分布,但是分布区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不论干燥的西北,抑或是寒冷的东北地区都有遍布。那么,白芍亩产量是多少?
白芍亩产量是多少?
白芍亩产量通常在500-800公斤上下(干货),重茬地栽种亩产少一些,一般来说在500公斤上下,生茬地栽种亩产相对性多一点,通常能达800-1000千克上下。当然这些也并不是绝对的,毕竟和气候、品种、已经栽培技术都有关系。
白芍采收留种
1、采收:白芍通常在7-8月份采挖,采挖时选晴天,割去茎叶,把根刨出,将粗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将笔杆粗的根留在芍头上,供分株繁殖之用,随后将粗根上的侧根剪去根尾,并按芍根自然生长发育状况截成9~12cm、两端粗细相近的芍条,按大小分档,放置房间内2-3天,每日翻堆1次。
2、留种:白芍采挖时,把入药的根茎割除,挑选无病虫害、芽头肥大的芽头做为繁育材料,将芽头顺其自然生长形状截成数块,每块保证2-3个芽尖,芽肉薄厚在两公分左右,芽头最好是随切随栽,如未能及时栽种,应暂时性贮藏;选阴凉处高燥通风处,于地上铺潮湿细砂土,将芽头向上堆放,再盖潮湿砂土贮藏。或挖坑贮藏,下雨时留意排水,以防霉烂。
白芍的田间管理
1、中耕锄草
芍药害怕草荒,特别是在在栽后的次年,由于每棵行间距宽,每棵发出的苗较少,非常容易滋生杂草。种植后幼苗发芽出土时[8u58药材网www.8u58.com],即应中耕锄草,之后约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必须达到土松、无草的标准。每一次中耕,只能浅松表土3~5厘米,以防伤根,并留意勿将苗芽弄断,要是弄断,当年就不再出芽,影响生长。
2、追肥
芍药当年种植后,无须施肥。次年施肥4次。初次在3月份中耕锄草后,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公斤;第二、第三次在5月和7月,每一次每亩施人粪尿1500公斤和菜饼肥25公斤;第四次在11~12月,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公斤。第三年追肥3次,可用过磷酸钙进行根外施肥。第四年春季按照芍药生长发育具体情况可以施肥1~2次,每一次施肥均应在株旁开穴或开环状浅沟施入,施后覆土,以防肥料流失。
3、灌溉排水
芍药较耐旱,但若旱情时间过长,对生长不利,故旱时仍须灌溉,芍药又怕积水,常因积水而引发病害,故更应特别注意排水。
4、摘蕾
在4月中旬出现花蕾时,选晴天将其花骨朵全都摘去,集中养分,有助于根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摘蕾切忌过迟。
5、修剪
为了提升自芍质量,促进主根生长,通常在9-10月份,秋收冬种前夕进行剪修。将株间土壤锄松,裸露主根的大半部分,将主根上侧生出的根用小剪刀剪去;如看到主根的一小部分烂掉,应将烂掉部位全都用剪刀剪去,其伤口还会愈合。剪下来的细根视具体情况处置,如可当种苗的可切下作种苗;较细暂不可以作种苗的可留几根,待下年长大了一点儿后作种苗;将不必要的侧生根全都剪去,以集中营养促进主根生长发育;随后再覆土追肥。
芍药的果实为蓇葖,每个蓇葖含种子1~7粒。待种子成熟,蓇葖开裂,散出种子。各地果实成熟期不一,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在9月上旬、山东荷泽在8月下旬、河南洛阳在8月上中旬、江苏扬州在8月下旬前后。种子宜采后即播,随播种时间延迟,种子含水量降低,发芽率下降。
1、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夹沙黄土、淤积壤土地,在前作收获后,每667米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000~2500千克和生物肥50千克作基肥,深翻30厘米以上。2、沙质较重、透水好、排水方便的地块,或少雨的地区作平畦;土质较黏、透水不好、排水较差的地块,或多雨地作高畦,畦宽约1.5米,畦高17~20厘米。白芍主要采用芍头繁殖,在收获芍药时,将芍
白芍主要有白芍和杭白芍两个品名,据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制定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共分为11个等级。
白芍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四川几省,主产于安徽毫州、涡阳、阜阳、监泉、界首、凤台;四川中江、苍溪、渠县、宣汉、仪陇、广安;浙江东阳、磐安、缙云、永康、仙居、临安、安吉;山东荷泽;河南柘城、鹿邑、项城、商丘;上海崇明;湖南邵东、邵阳、祁东、慈利等地。浙江所产为杭白芍,为著名地道产品;安徽所产为“毫白芍”,四川所产为“川白芍”或“中江白芍”,均为名品。
这个方子益气养血,附子可以温补阳气,配伍可以。
当归不推荐用来做面膜,后面那俩种可以用来做面膜,有一定的嫩肤作用。咋粉之后,需要用水泡一泡。最好再加一点蜂蜜。